只不过轻武器,都已经换装为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编制之也有一部分无后坐力炮和重迫击炮,之所以沒有全部换装,除了库存的这批武器不能浪费之外,也多少考虑到弹药的储备,以及新式通用机枪目前的产量在保证主力换装,以及需要保留一定的储备之外,还有一定的不足,所以地方部队按照建制不同,换装的速度和配置的情况也不同。

        最关键的是作为地方部队,这些军区部队换装都被排在第二波次,而且他们在接替主力与日伪军对峙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保密,也就沒有全部换装,至于分区的部队以及各个新编团,则并沒有太多的必要全部换装。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些由原各个分区部队加上新兵团升级成的新编团,还未來得及换装新式武器,还是使用原來苏联转交的波兰造和法国造的步机枪,每个团沒有高炮连,只有一个苏联转让过來,经过改进的德什卡十二毫米高射机枪连。

        但虽说装备无法和老部队相比,尤其是在炮兵武器和兵员结构上差距较大,但是真实的战斗力,却是远非关东军想象的那样,至少在真实的战斗力上,不比关内战场上重庆的那几只王牌军差。

        而且在我军特有的政治教育之下,他们并不缺乏热血,甚至战斗热情还相当高,而且相对于那些久经战火的老兵來说,这些还沒有真正尝过战火滋味的新兵显得更加兴奋,这一战过后,经过战火的考验他们就会真正的成熟起來。

        正是有了这个底气,在归自己管理的炮兵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之下,王德耀还是决定赌一把,虽然总部调來的重炮直接由随同抵达的炮兵副参谋长邱金堂指挥,他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请求支援,但是他却是无权直接指挥和调动。

        对于在老抗联的时候,夜间行军作战习以为常的王德耀來说,虽说重火器有一定的短缺,但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在他看來,夜色就是最好的掩护,关键的问題是战机,寻找到可供自己下手的空档,在二十八联队以队为建制开始行动之后,王德耀便打定主意,狠狠的给这帮家伙一拳头。

        虽说有强大的地空火力支援,但是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战况,对于王德耀來说,的确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在他看來,压力也同样等于机遇和动力,而兵力上的相对劣势,并不等于兵力薄弱。

        自己与日军的兵力对比,抛出去其辎重联队和工兵联队,真正用于作战的步兵比例不过是三比二而已,日军在兵力上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是太明显,而且相对于第七师团來说,他相信自己和自己的部下更擅长于夜战。

        而且自己的身后,还有着优势的地空火力支援,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抵消了日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只要自己把握住机会,寻找日军部署上的漏洞,找机会吃掉日军的一部分还是很有把握的,他认为虽说有一定风险,但是这个风险还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