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单纯的拿新干部、新兵组建的部队,直接拉上战场,那不叫编练锻炼部队,那叫让新兵去送死,眼下王德耀手的两个团,正是这样的部队,部队是新部队,但是实际上是以老带新。

        而且这两个团在空运到林西战场之前,考虑到林西战场这里可能会面对的形势,总部还从刚出院的伤员之,专门调拨了五百人给这两个团,作为骨干和机动力量使用,这两个团实际上,是两个加强团,装备虽说比不了老部队,但是实际上也差的不太多。

        虽说沒有装备自动步枪、通用机枪等一些自动武器,但是王德耀在接手之后,从王光宇在林西战场上缴获的武器之,要了二十四挺二式重机枪,在临來的时候,本着不空手而归的原则,又从总部后勤部那里硬要了储备的,海拉尔战役缴获的十二挺水冷苏制马克沁机枪。

        三十挺重机枪,他编制了四个重机枪连,专门在重要方向集使用,作为现在的一支军队,重机枪是最基本的配置,哪怕这支军队再穷,重机枪至少也会配备一些,作为营一级主要支援火力使用。

        但是将三十挺重机枪,编组成集群的方式使用,那恐怕威力就绝对非一般的重机枪连可以相比了,要知道即便是日军,一个师团的重机枪数量也不过七十二挺,而王德耀手不算两个团各自原有的十八挺重机枪,仅仅这三十挺重机枪,就相当于日军半个师团的重机枪配置。

        这么一搞下來,这两个团虽说与老部队的确还有一些差距,主要是炮兵装备和步兵火力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普通的步兵支援火力,还要好一些,尤其是机枪的数量上,还要高于一般的老部队。

        因为考虑到总部目前手江北转交,战场上缴获,以及通过其他手段收集的对于抗联來说,已经算是老式的步机枪储备数量还比较多,而新式武器,特别是通用机枪的储量相比却要少的多,而且其相当一部分弹药也即将过期,在不用掉只能报废。

        以及考虑到使用缴获日军弹药的原因,所以运往关内的武器之,缴获的日军武器也占了相当的一部分,抗联虽说将江北支援七口径的武器,大部分都转给了关内部队,但是眼下抗联手还有相当数量的储备。

        特别是关内非主流的法式口径武器,抗联手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通过海拉尔一战,手苏制轻武器的数量,也不在少数,这些口径武器,在关内战场上都是非主流口径,即便移交给关内部队,弹药补充也相对困难,所以这些武器,抗联一直还都作为储备武器使用。

        而且各个新编团,大部分都是由地方部队加上新兵团升级來的,按照抗联目前的轻武器配置,各二级军区下属部队,除了军区直属**旅之外,一般并不配置新式的自动步枪与班用机枪,绝大部分,都还使用的是老式轻重机枪。

        即便是各个二级军区直属各个**旅,也沒有配备通用机枪、十四毫米机枪和二十三毫米高炮,通用机枪一般是以法制、波兰造或是日制重机枪代替,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和二十三毫米高炮等防空武器,装备的还是二十毫米高平两用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