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到孙三的电报,杨震都不用多琢磨,就猜到这个家伙心里面在想着什么,不过他的想法,杨震虽然理解,但对于杨震來说,一支军队无论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装备,都是为实战做的准备,他的最终的考场都是在战场。

        就算这个装甲旅这一战都打光了,但只要是为今后取得有利经验,就是一个胜利,当你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第一笔下的总会很艰难,这也就是所谓的临门一脚最难踢开,但只要第一笔写好了,第一脚踢开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不能因为补充困难,怕损失就藏着掖着,拈轻怕重,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才能锻炼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战术,训练场与战场相比,就像一个看着棋谱下棋与真正高手对弈之间的区别。

        害怕日军肉弹,这不是毛病,这种买卖的赔赚谁都明白,但是你得去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了难題不怕,但你得去面对,总是像鸵鸟一样,遇到危险把脑袋往沙子里面一插,就什么都不管了,不敢去面对这哪行。

        装甲兵该如何使用,无论是对于总部來说,还是对于装甲兵本身來说,都是一片空白,这次作战经验对今后装甲兵该如何使用,至关重要,而且对装甲兵今后的士气也会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这么重要的一次尝试,却因为心疼坦克损耗畏手畏脚,这哪行,孙三的这封电报,让杨震很是不满意,但出于也是第一次参战,有一些顾虑也是正常的,所以杨震对于孙三的请示电报,什么都沒有说,只是批了四个字:“小家子气”。

        拿着杨震的回电,明白一号的决定不容商议的孙三摇头苦笑,只得下令留下少数部队看守战俘,主力则抓紧时间修理因为行军磨损出现故障的坦克、战车,午夜之前,除了留下全部的日式坦克外加一个步兵营从侧后方向红岭一线攻击前进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调头向西,配合原來用于西边战场的部队,对十七联队发起攻击。

        实际上孙三不知道,此时的杨震对装甲兵的使用,也可以说是很陌生,甚至有时候也很不知所措,他穿越之前只是一名小连长,大规模的合成战术根本就接触不到,到了这个时代,尽管有着很多“先天的东西”可以借鉴,但大部分几乎每一步都还是要摸索着來。

        现代战争单凭地面作战已经很难最终战胜对手,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这种有现代化工业支撑的军队,无数的战例证明,单纯的步兵面对一支合成化的军队时候,即便想要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其难度无异于拿着石头去砸鸡蛋。

        后世的解放战争双方的得失虽然最终是在战场上决定的,但是决定因素却是在战场之外,倒是三年抗美援朝的情况,与自己眼前的形势有些类似,当你的对手一旦熟悉你的作战风格时,取胜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是难以想象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