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这一战的结果来看,伪满江上军的炮舰数量虽然不多,但生存能力却是极强的。挨了这么多发炮弹,最终的沉默还是由于自己内部炮弹殉爆。一旦日伪军建造更多类似的舰艇,严重缺乏穿甲弹的自己,又该如何的面对?

        单单这几条大舰已经集中了大半的火力,却依旧没有打沉。这还是在日军淬不及防的情况之下。要是日军有了准备,军舰的数量再多一些,按照火炮口径以及刚刚双方表现出的军事素养来看,自己一方需要集中更多,甚至倍于今天的火炮才能打成平手。

        刚刚的炮战杨震已经看到,这些军舰的反应速度,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自己这些火箭炮兵第一轮的齐射还没有打完,对方的反击炮火就已经跟了过来。甚至没有经过试射,单凭对己方弹道的判断就打出了近矢弹。

        要不是这些一零七毫米火箭炮轻便,转移快。弄不好,被对方反噬一口的可能性相当的大。打完一轮便迅速转移阵地的火箭炮兵刚刚转移,对方的反击炮火便已经覆盖了其之前的发射阵地。

        松花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这不假。有了这道松花江,就算自己南下受挫,退回江北,但毕竟还有一条天然的防御屏障。但在必要的时候,尤其是对手拥有一支可以纵横江上的舰队时候,这条江却成了自己的致命软肋。

        只要日伪的舰艇一日还在江上,自己南下的补给、运输将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时时让自己有股子芒刺在背的感觉。自己即便是南下占领了佳木斯地区,但只要这支江上军还在松花江上,自己也占不安稳。

        一旦这支舰队重建恢复,从今天战斗之中表现的素质来看,在战时随时切断松花江这道自己南下后,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线大江。除非自己拿出大量的炮兵沿江重点布防,否则根本就没有与其抗衡的手段。

        如果松花江一旦被其切断,到时候自己极有可能陷入因后路被切断而北撤不能,补给线被掐断而南下不得的被动境地。

        也许身处的地位不同,马其昌考虑的却没有杨震那样的高度。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就是对这支江上军遇袭时的超乎意料的反应速度,火炮射击时的准确性都感觉到极为的震惊。

        这支伪满江上军的前身东北军江防舰队,马其昌曾经见过。其火炮射击技术很差的,舰艇保养的也不算好。舰艇中除了江亨舰、利绥、利捷三舰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商船改装的炮舰、炮艇。

        九一八事变前的同江口一战之所以失利,除了双方装备上的差距过于悬殊之外,水兵的技战术上的差别也是原因之一。但九一八事变后,不过仅仅几年的时间,不仅装备大大的改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