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一百二十毫米榴弹落在阵地上,最少可以打掉我们一个步兵班。而那些机动灵活的炮艇,对我们的威胁更大。它们不像那些大军舰,目标明显。那些大型军舰给我们带来的威胁虽然大。但在狭窄的江面上,面对我军随时可以集中的优势火力。尤其是那些老爷舰,其巨大的舰身,就是一个活靶子。”

        “而且这些军舰身型巨大,为了补给方便,又多使用烟很大的煤作为燃料。他们一出动,冒出的浓烟我们远远就可以发现。很多靠近江边的浅滩他们又进不去。就算我们打不起,还是可以躲的。”

        “但这些炮艇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装备虽然弱,甚至很多只有一挺机枪。但胜在机动性极强,很多大型军舰进不去的浅滩他们都可以进去。我们没有造船能力,很多的情况之下,只能指望基本没有防护的木筏渡江。这些炮艇对我们的威胁才是真正的大,别看他们小,一艘炮艇拱翻我们上百条木筏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两个人正说着,江心上正在剧烈燃烧的几艘江上军的军舰突然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落下,半沉在江中的曾经威风八面的日伪江上军主力定边、亲仁两舰,痛苦的翻了一个身,彻底的沉了下去。只剩下浮在江面上水兵尸体,以及露出的少许桅杆,见证了他们往昔的猖狂。

        杨震与马其昌都明白,这几声剧烈的爆炸声是舰上的弹药殉爆了。舰艇内部装载的大量一百二十毫米炮弹威力果然不是盖的。

        也不知道是三七速射炮打出去的穿甲弹威力过小,还是日本人造船工艺过硬。这两艘挨了上百发三七速射炮弹,加上几十发野炮弹依旧苦苦挣扎,尽管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与行动能力。

        在炮击的时候,这两艘炮舰与逃走的养民、定边两舰因为舰上火炮口径最大,数量也多,反击火力最猛。所以成为了主要的打击目标,几乎所有的野炮弹以及火箭炮打出的爆破弹的一半,都集中在这四艘炮舰上。

        也许是缺乏大口径的穿甲弹,尽管成为主要打击目标。这四艘江上军的主力舰艇跑了两艘不说,剩下受到重创的这两艘,尽管已经是遍体鳞伤,但无论如何就是不沉下去。

        直到内部弹药在熊熊大火的烧烤之下殉爆,这两艘满载排水量达到二百九十多吨的内河炮舰。才最终无可奈何的彻底的沉入了江中。

        看着因自己内部炮弹殉爆,才快速的下沉的两艘伪满江上军中吨位最大,火力配置最强的两艘军舰,杨震与马其昌的脸色都不好看。只是两个人面色都不好看,但是难看的原因却是不同。

        相对于考虑战术上得失的马其昌来说,杨震考虑问题更多的是战役方面的。这一战的确击沉了伪满江上军的主力这不假,虽然跑了四艘军舰,但一鼓作气击沉了伪满江上军几乎全部的炮艇。

        但日军有强大的造舰能力,这四艘伪满成立后才补充进江上军的舰艇都是由日本本土建造的,后拆卸成零部件用火车运到哈尔滨重新组装的。自己今天打沉了几艘,只要有哈尔滨的造船厂在,有日本本土强大的造船工业在,日伪可以重建,甚至建立更多的江上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