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车之鉴,我们那还敢进苇河县城?况且,我们抵达苇河县城的时候,苇河县城也戒严了,我们也根本进不去。不过我们苇河县城外的时候,观察到小鬼子调来的兴安军足足步骑各一个团的兵力进驻了苇河县城。”

        “日伪军调集的兵力并不单单只是苇河、宁安这两地的伪兴安军、靖安军这四个团。现整个牡丹江以西、滨绥铁路以南、苇沙河以东、南至吉林的蛟河、宁安两县交界之处,到处都是日伪军、伪满各种警察部队。尤其是牡丹江沿岸、滨绥铁路沿线,伪满军警的密是极大。滨绥铁路上甚至平均十五分钟便有一列铁甲车通过。”

        说到这里,黄大力指着地图上的几处进山隘口道:“单单整个日伪军构筑的这个包围圈周围,仅我们目前侦察到的就有伪满军两个混成旅,以及至少有支伪满森林警察、铁路护路军等各种杂牌部队。这还不算两县各警察署的部分伪满警察。而且伪满军警还有陆续增兵的趋势。”

        “不仅我们周围伪满军警密布,我们宁安境内的横道河子、山市,苇河境内的石头河子、亚布力一带还第一次现了大量的伪满宪兵。其兵力总数目前还不清楚。”

        “这些伪满军部署各个隘口之间,多的一个连,少的也一个排。除了伪满正规军之外,每个隘口之上至少还有熟悉山地作战的伪满森林警察一个队以及部分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地警察。而宪兵则部署于各个交通要道之处。”

        “封锁各个隘口的伪满军警之间不仅相互建立了电话联系,而且各个隘口之间与身后司令部之间也有有线电话联系。我们这些封锁隘口伪满军警也现了少量的日军。甚至我们还现封锁隘口各个伪满军警哨所还现了由日军控制的无线电台。”

        “这些伪满军警将各个出山的隘口严密封锁起来,严禁任何猎人、采参客、以及各种山货商人甚至包括他们各个伐木场的人进山。原有山的各个伐木场已经陆续撤离。苇河县境内苇安山、蛤蟆塘两个伐木场现已经是人去屋空。”

        “据亚布力的老姓讲,所有的劳工都被押出山,亚布力车站上车之后,不知道运到什么地方了。他们只知道,山的所有劳工都将陆陆续续的迁移出来。”

        “小鬼子不仅封锁了山地,搬迁了所有的伐木场,就连小鬼子已经建成的各个集团部落德姓要想进山打柴,都只能携带一个人一天的粮食,只要超过伪满滨江、牡丹江两警察厅联合下的规定上的数量,便一律按照通匪论处。”

        “还有一个关键的情况。据那个皮货商人讲,小鬼子前些天突然滨江、牡丹江两省除了哈尔滨地区之外,其余地区实行物资配给制。所有的粮食、布匹、棉花、食盐甚至煤油、糖一律按照人头统一供给。粮食、食盐每人不得购买规定上超过三天的定量,多了想买都买不到。”

        “至于棉花、布匹、煤油等其他物资,必须要凭借居住地警察署的证明方可购买。而药品、电池,只能到日本人开设的药房去购买。所谓满人开的医院可以看病,但要想买药只能去日本人开的医院和药房,除了草药之外,满人开的药房、诊所的西药全部被收走,甚至连一卷纱布都买不到。”

        “而乡村的各个集团部落,老姓手的粮食全部被强行收走。全部集日伪军集驻扎的较大城镇之,每三天由驻集团部落的武装军警集押运,按照定量放一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