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综合其他 > 非人妻 >
        红云为何要离开台中当起「弃业青年」?她很喜欢台中的生活,有真挚浓郁的友谊,工作又得心应手,居住环境又舒服乾爽,b台北好太多了。只是她的心不稳定,辅导中心每年都得送走一批离职的义辅员,大多是外地来台中求学,大学毕业後必须离开回乡就业。她因年纪轻与还在求学的义辅员感情特别好,谈心、出游机会也最多。一年送一批走,她的心就被割一次,这让她心情很难受。另外就是工作内容逐渐改变,以往在陈大哥的带领之下,每位专任提出的年度工作计画,只要是创新的,都会被支持,是一个充满自由度的工作组织;然而从半年前开始,变成要执行总部承接教育部的外包辅导专案。她最在意的工作自由度被减少许多了,让人很难接受。

        她刚到台中辅导中心工作时,每个星期一早上都有一个专任的工作会报时间,大家说完工作的事情之後,陈大哥就会带领大家想像各种谘商辅导服务的点子。有一次陈大哥还提出「谘商邮轮」,就是在邮轮上进行辅导服务;邮轮航行在海上,谁都无法上岸,每个参与的人都得面对自己的问题,无处可逃。而她也提出看电影疗癒自我,陈大哥还真的接受,他说:「反正没人做过,也不知道效果如何,那就来做做看,就知道效果了。」

        就是这种充满自由、创意的工作氛围x1引着她,她又单身一人在台中,无家无眷,不用瞻前顾後,让她更可以全心全力为工作付出。她自认为自己不是谘商辅导相关科系毕业,在工作之余特别努力看专业的书籍,毕竟她是挤掉好几个专业义辅员才得到这份工作,一想到她们都是读了四年大学相关课程,她这半路出家的人自然要多努力读一些书。另外,她是真心喜欢谘商辅导的专业书籍,各种西方谘商理论、派别的书她都Ai看。这些书除了增进自己的谘商辅导专业智能之外,还能帮助自己了解自己。她最喜欢一个叫「个人中心治疗」的学派,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ansers,1902-1987发展出来的,也被称为「非指导X治疗」,或「案主中心治疗」;他认为人有自我疗癒的能力,人遇到伤害後会调整自己回复到健康的状况,治疗师只要给与真诚的接纳、同理、倾听,无条件的关怀,事主自己就能从治疗师给予的正向的关系中产生一种能力,找出方法去进行解决自己的问题。红云会如此被「个人中心治疗」所x1引,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理论是罗杰斯以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的观点发展出来的,而她在大学时代x1收最多的也是这两个主义的知识了。她理解到自己的生命核心价值与X情也与这两个主义有共鸣;她相信人、对人有热情、对人有怜悯。她在天地心家教班处理家长、学生问题时就经历过且了解到,唯有真心相待,别人才愿意打开心。而所谓的助人其实是别人自己愿意改变,真的如罗杰斯所言,她只是给予相信、接纳、了解而已,是家长、学生自己有意愿且有能力改变自己,进而改善困境。

        除了理念相同之外,还因为自己在天地心家教班的经验都印证罗杰斯的理论是正确的,她才会如此信服「个人中心治疗」理论。只是在八O年代的台湾谘商界,罗杰斯的理论就像昙花一现,没有成为主流。当时的主流是萨提尔的「家庭重塑」,虽也有人本主义的观念,只是更注重G0u通型态;後来的G0u通分析TransaalAnalysis简称TA更是强调透过G0u通的技巧可以使人改变、成长。红云对TAb较没兴趣,她认为G0u通技巧固然可以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开放、接纳的心b较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她学习到TA技巧之後,b较知道如何与人交谈,尤其初识或是陌生人,这对她帮助很大,到一个新环境、认识新的人都更自在了。受益的还有与家人之间的G0u通更顺畅、更深入了,让她与家人的关系更亲密。

        在辅导中心受训所得到的智能与技巧,她都会运用到自己身上,这可说是助人助己的一份好工作。

        她在家是么nV,成长过程都是受到父母、兄姐的照应,因此不太知道如何照顾别人,到台中辅导中心的工作却是要照顾八十个义辅员,她就是运用所学的G0u通技巧真诚地关怀大家。义辅员们常说她工作很辛苦,可是她却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多的人,因为她只出一个人的力去关心八十个义辅员,往往得到的是八十份回馈。

        红云是真欣喜欢这份职业,因为辅导服务不仅是助人助己的工作,也是能发挥自己人生的价值理念,得到自我成就感。

        辅导服务的工作做了两年之後,她被调到百合之家接「林姊姊/哥哥」的青少年辅导工作。青少年辅导她做了一年半,最让她感动的是她们办了一次她梦想中的高中职学生自我探索的营队。

        她到台中工作半年之後,在日月潭活动中心办了一个中部大专生自我探索营队,印象很深,这些渴望了解自我的大专学生在营队最後一天的座谈会上表达希望台中辅导中心也能为高中职的学生举办自我探索的营队,她们在高中职的时期就很想多了解自己,这样才不会上了大学或专科之後才hUaxIN私去追寻。她一直将这个愿望放在心上。

        「林姊姊/哥哥」虽说是青少年辅导,但都一直以国中生为对象,她接手之後提出想办高中职生的自我探索营队,陈大哥说可以试看看,毕竟高中职生是青少年的後期,也算是「林姊姊/哥哥」的服务对象,就让她放手去做。

        她希望这营队完全以「学生」为主T,便先与12位「林姊姊/哥哥」义辅员讨论,希望办一个除了辅导课程之外,整个营队完全由学生自治;也就是说义辅员只负责规划与带领自我探索的团T辅导,营队其余的生活管理、康乐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经由讨论後治理。有一半的义辅员质疑高中职生是否有自治的能力,担心到时候营队会乱七八糟:有四位义辅员不置可否,觉得这种相信人本善的活动方式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只有两位跃跃yu试,完全支持她的理念。最後在大家激烈辩论之後,得到共识—试试看。最後营队活动超乎大家的想像,成效不错,学生真的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当有人不满意某条营规时,可以提出来讨论,进而改变。义辅员原先最担心的是晚上学生会想聊天不去睡觉,结果学生都有遵守她们自己订定的晚上十一点就入寝的营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