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定的认为一旦我们中国人觉醒起来,他们骨子里面的血性,不会比任何人少。你们西方的巨人拿破仑不是曾经评价过吗,中国人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将会让全世界颤抖。”

        “而现在这场全民族面临的危机,已经点燃我们祖先流传下来,但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失去的捍武精神。韦维尔上将,我期待着能与你们成为朋友。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你们去做,我们根本就无力做到的事情。”

        “我们之间应该做的是携起手来,一同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眼光应该放的长远一些。韦维尔上将,在军界之中你的我们的老前辈。我相信您是那种拥有长远战略眼光,而不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人。我们作为带兵之人不应该追逐眼前那点微末之利,而是要更应该的看重的是长效投资。”

        这番话说完,杨震就举着酒杯在那里看着面前的韦维尔上将。而他的这番话落下,这张桌子上的所有人,也不约而同的将视线都集中到了韦维尔身上。特别是霍普金斯,也在用别有深意的眼光同时在看着杨震与韦维尔两个人。

        对于英军驻印度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在这个时候来东北的真实意图,霍普金斯心里面是很清楚的。而且在刚刚调任驻苏大使的哈里曼协调之下,美国驻抗联军事观察团,也曾经试图替英国人出头,试图逼迫也好,或是提出要求也好。希望抗联能够按照英国人的想法来,配合英国方面在东南亚的行动。

        但就霍普金斯个人来说,他并不是很赞同英国人的这种做法。他不认为这个时候,抗联有实力来出兵东南亚来,万里迢迢的去增援英国人。相对于眼下还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以及要独自承担面对日军最强大战略集团的抗联来说,他们目前有限的实力,无法让他们的胳膊抻的太长。

        不过英国人坚持不与重庆方面合作,而非要这支距离东南亚几千公里之遥的军队,出兵东南亚的真实想法,霍普金斯同样很清楚。对于英国人这种狭隘以及自私的做法,霍普金斯个人是很不赞同的。

        对于眼下实力还并不强的抗联来说,首先是在短时间之内尽快的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保证一旦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们能在北方吸引更多的日军精锐师团无法南下。霍普金斯很清楚,一旦作为日军最大,也是装备最好的战略集团关东军,被日军在不远的未来投入到太平洋的战场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在谈判之中杨震的那番话,的确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对于霍普金斯来说,真正能让他下决心改变白宫想法的原因,还是考虑到作为整个对日战局相当重要一部分的抗联,需要承担的责任。

        但考虑到美英目前的战略同盟关系,霍普金斯也并未对这件事情提出太强烈的反对。毕竟相对于抗联来说,英国人在美国的战略格局之中位置更加的重要。最终经过仔细的衡量之后,霍普金斯的内心的天平还是偏向了英国人的一面。

        只是对于英国人的这个有些龌龊的想法,霍普金斯至少在表面上还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他即没有反对,当然自然不会赞同。其实他不知道,他不表态已经是最大的表态了。作为美国全权负责《租借法案》的人,他不表态对英国人的心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