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沒有给予陈翰章的话任何的评价,而是指了指眼前的这款坦克道:“这种坦克,你们要抓紧时间熟悉,熊大缜那边,已经开始进行炮弹的生产,估计一月初之前,就能够补充足够的炮弹,现在有了全套的图纸和充足的原材料,生产度应该不会慢到哪里去。”

        “不过这种坦克大改是來不及了,但是一些必要的小规模改进,我想还是可以做到的,炮塔上加装指挥塔和高射机枪,在车体上焊接一些小型的扶手,让步兵可以在跟随坦克行进的时候搭乘坦克。”

        “这个师的摩托化步兵团装备的还主要是轮式卡车,在通过复杂地形的时候,通行能力很差,有了这些扶手,步兵可以搭乘坦克共同突击,至少可以跟的上坦克的行进度,同时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可以掩护坦克随时清理敌军的步兵,以及利用坦克上的装甲掩护自己。”

        说罢,杨震让陈翰章将基地警卫营的一个步兵班调了过來,让他们做到坦克后面动机的位置上,随同坦克进行了一次步坦协同冲击的小型演练,只不过因为坦克上沒有扶手,坦克开的很慢,生怕把上面搭载的步兵给甩下來。

        看着眼前的情况,陈翰章微微琢磨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道:“一号,扶手的焊接,不用军工部门來,我们自己就可以搞定,这个基地还有一些建设基地时候剩余的钢筋,给我们两天的时间,这九十辆坦克就可以完成改装。”

        “这样一來在大范围机动的时候,步兵搭乘汽车跟随坦克行进,一旦进入作战地域,步兵下车后就可以利用坦克的装甲掩护,减少步兵在敌人密集步兵火力下的伤亡率,同时步兵也跟得上坦克推进的度,保护坦克不受敌军步兵的威胁。”

        陈翰章能够举一反三,到是沒有出乎杨震的预料,以陈翰章的眼光和能力,也许受制于时代和原有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显得略微狭窄一点,但是如果能够给他一点助力,为他捅开那层窗户纸,他将绝对成为一条翻云覆雨的龙。

        这种军政双全的人才别说抗联,就是放眼全军又有多少,而且陈翰章眼光的长远性,也非一般的干部能够相比的,对新战术和新战法的接受度,尤其是新装备的接受程度,远远过一般的军事干部,不仅仅是他肯下决心去钻研,去考虑和琢磨,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杨震当初钦点他來担任抗联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负责组建装甲兵,可并非是单单看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而且在组建装甲兵司令部的时候,因为全军正在扩编,缺少政工干部,所有的军政都是他在一肩挑。

        但至少从现在的情况來看,他沒有让自己失望,做的相当的出色,对于这样的人才來说,很多他沒有想到的问題,只要适当的点一下就足够了,而且术有专攻,杨震对于装甲兵使用也就知道一个大概,在一些必要的细节上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杨震一向认为自己管的太多,只能过于束缚下面的手脚,制约他们自己思考问題的能力,自己明白和清楚的方面,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是必须的,但是也就是适当的提醒一下而已,再多就沒有那个必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