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明显有些好走极端的日本人,没有在改进伞具,使其跳伞的时候可以携带武器方面下功夫。反倒是在枪械的身上,使足了力气。在第二年以九九式步枪为基础,居然研制出来在空降之前可以分为两截,放入胸前的武器袋内,降落之后在组合的二式伞兵步枪。

        还有在百式冲锋枪基础上压制的,同样可以将枪身折叠的新式伞兵冲锋枪。走极端的日本人,尽管没有能彻底的解决问题,但是也算是变相的从另外一个方面解决了伞兵无法随身携带武器,落地如果找不到空投的武器箱只能挨打,几乎没有还手余地的情况。

        但是这种新式可拆卸,很方便携带的步枪和冲锋枪,第一次实战是在明年也就是四二年。真正量产,要到后年才开始。而现在没有合适伞具和武器的日军士兵,还是只能采取这种人枪分离的空投模式。

        而这种空投模式,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还可以勉强使用。因为那里地势平坦,你可以清晰的目视到你的武器箱被空投到了什么位置。但是在城内空降,这个武器箱子究竟会降落在那个院子,那个房子内,就得慢慢去找了。

        而没有了武器箱子,日军的伞兵就算再训练有素,再英勇善战,也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现在被空投到通辽城内的日军伞兵,面对着的就是这种情况。少数被空投到城内的武器箱,却是掉的那里都是。在敌军的火力之下,想要找到这些武器箱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际上日军高层,只看到德军伞兵在欧洲战场上的辉煌,却并没有仔细分析德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战例。他们并不清楚,伞兵并不适合在城市空降作战。被空降到城市内的伞兵,因为城市格局限制,而很难在短时间之内集结起来。

        集结不起来,手中又没有相对应的武器装备。这些被空投到城市内的伞兵,在对方优势兵力的分割和清剿之下,几乎等于是自己送上门去被敌军屠杀。除非他们好运到落地,就能找到武器箱子或是从敌人的手中缴获到武器。而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只是太微乎其微了。

        只是还没有等李贺好好的审讯一下这些日军伞兵,与普通日军在技战术方面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训练课程与普通步兵有什么不一样。最关键的是想摸清楚日军伞兵,为什么会搞出这些让人搞不清楚的名堂。

        还有李贺总感觉这个兵种,不太适合日军像今天一样在城镇空投作战。因为城镇不是平原,日军伞兵即便伞降的区域散布性很大,但是也能快速的集结起来。在城镇之中空降作战,只能让其各自为战。

        只是等李贺想要问清楚这些东西,解决自己这些疑惑的时候。这两个当了俘虏的倒霉家伙在他阵地巡游展的过程之中,被对面日军的冷枪击毙,让他很是惋惜了一下。当面的日军也许是接到命令,不允许有活的伞兵落到抗联的手中泄露其机密。

        这两位老兄刚一站起来,就被对面可能早就瞄好的冷枪击毙,而且全部都是一枪致命。在三十米的距离之内,是日军还是抗联分辨的很清楚。打的这么准,想必当面的日军还是有意识为之的。好在伤的不是自己的战士,以后也有的是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