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这些想法,李延平却是并不清楚的,而待急匆匆回去继续与苏联人谈判的李延平走后,杨震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良久也沒有说话,只是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有些事情不是这些朴实的同志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有些时候自己人的斗争,甚至是更加的残酷,对于有些事情,明知道其中可能会有一些文章,但是还要装作不知道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自己也许会改变历史的车辙,但是能不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杨震也不敢肯定。

        实际上无论是总指挥,还是自己这位老搭档,不管现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是地方工作,还是军事工作,但是骨子里面却还沒有脱离军人那种特有的,直來直去的本质,而且这也恐怕是他们,一生也难以更改的性格了。

        如果说眼下整个东北实际上掌握权力的这几个人之中,也只有眼前的郭邴勋对于政治上的敏感性还要强一些,除了军事上的问題,在政治上的敏锐性稍微强一点之外,剩下的无论是总指挥,还是李延平都是那种跟不上政治形势的人。

        不是说他们沒有长远的眼光,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始终看的还不是那么的太透,在政治斗争方面还是太幼稚,现在自己手头紧张一些,但是将來就会给自己少很多的麻烦,而这个麻烦并不是单单指的战争时期,还有也许是未來几十年的政治斗争。

        而郭邴勋虽说对于政治的敏感性,要远比那二位强的多,但是在很多涉及到政治层面上的问題,他都选择了沉默和回避,对于郭邴勋來说,他总是很清楚的知道,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参与,什么事情还是置身事外比较好。

        有时候杨震也在想,对于像郭邴勋这种想要做纯粹的军人來说,他在政治上的那点先天敏感性,反倒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无疑会在很多方面,限制他才干的挥,也让他在很多的时候,有些过于患得患失了。

        杨震始终认为战争最终永远是为政治服务这个说法沒有错,但是军人与政治家,却只能是两条永远不会交叉的铁轨,想要好一个真正的军人,就不可能去接触政治,而在政治上过于敏感的军人,往往都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事家。

        其实杨震内心也有些苦笑的同时,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如果自己不是掌握着一些“天机”,以自己的性格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恐怕很难改变吧,如果这个性子要是能改,那一夜自己在明知道某些部门缺钙,重新上演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会对部队施压的情况之下也就不会动手了。

        想了良久杨震才摇了摇头,他也搞不清现在的自己,是不是还是原來的那个自己,高处不胜寒,如果之前他之将这句话,当成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自嘲而已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身临高位的他,此刻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而现在杨震,也感觉到自己越來越不像一个真正的军人,在处理向苏联移交白俄的事情上,他感觉自己倒是在有些方面,却越來越像是一个整日里算计得失的政客,或是一个有些无耻,为了利润不择手段的商人,本书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