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按照郭邴勋说的那样做,让这些人去战场上真正的体会一次什么叫做战争,杨震又委实下不了这个决心。这些人是什么人是中国科学界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无价之宝。

        不要说一群人,就是一个人在战场上出了任何的差错,都将会是一个难以挽回的损失。战场上的子弹、炮弹是不长眼睛的,不会知道他们是高级知识分子而刻意的避开他们。而日军也绝对不会因为这些人去了战场参观,而放弃进攻的。到时候别说国内的舆论和中央会不会饶了自己,就是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但看着被这二位搞的头大如斗的李延平,杨震却又有些犹豫。他知道,让这帮人真正的去一次战场,才会平息这次风波。但是此行可能会出现的后果,让杨震又一时难以下这个决心。

        犹豫了良久,杨震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郭邴勋的建议,组织一些知识分子以及年轻学生到前线慰问兼学习。对于他来说尽管也想这么做,让这些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战争的残酷性,杀杀这些人的傲气,但他却不敢冒这个风险。

        战场上的敌情瞬息万变,一旦这些人只有哪怕有一个人被流弹伤了一点皮,或是被日军俘虏,都将会造成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包括那位号称林下美人的女士,杨震可不想被她的那些高知识分子粉丝给生吞活剥了。

        但是这件事情,不解决也不行。李延平不能整天身后拖着两个尾巴,先不说影响不影响他的工作。就说给保密问题,也带来很多的麻烦。还有眼下大战正浓,还有美英苏三国在那边不断的搅局,找麻烦。

        无论是前方的自己还有郭邴勋,还是后方李延平、高禹民,忙的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恨不得一个人掰开成几分使用。那有多余的精力和空闲的时间,去应付这二位的纠缠尤其是李延平目前正在进行的和苏联人谈判,中间很多事情都涉及到绝密,一旦泄露出去,影响将会相当的恶劣。

        先不说别的,按照现在的设想,使用抗联生产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交换德军战俘、德军坦克以及偿还抗联欠苏联之前贷款的事情,一旦被泄露出去,很可能会被国内某些人搞的上纲上线。指责抗联,甚至延安放着物资缺乏的国民政府不去支援,而去苏俄献媚。

        重庆方面眼下掌握着主要舆论,一旦被他们抓住机会大肆抨击,那么对于延安来说,将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至于你所遭遇的困境,是不是战争的需要,在人家的眼里什么都不是。人家只知道,自己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代表。

        无论是针对李延平自己,还是他目前所担负的工作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杨震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自己抽时间去接待这二位一下。和他们好好的谈谈,如果实在不行再想其他的办法去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