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财这边表现的很平静,步谈机那边的苟再合却是显得有些急躁,回答的却是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听着苟再合的汇报,杨继财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原本在巴拉奇如德一线打响之后,杨继财就对这个团长的表现很不满意。

        当然苟再合在战斗之中,表现的还是相当中规中矩。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防御作战,采取的都是典型的抗联防御作战战术。可谓是没有一丝的越轨,规矩的好像平常的训练一样。但是杨继财却总感觉这位团长,在作战的时候缺乏了一点东西。

        对,就是灵性。那种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灵性,以及对整个战局把握和判断上的灵性。对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执行的固然是一丝不苟。但是却缺乏自己的判断和掌握,而且为人极其刻板和固执。内心之中,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孤芳自赏的味道。

        这个人在杨继财看来,更适合当一个政工人员。即便是当军事主官,也更适合到某一支后备部队,去当一个最高不超过团长的职务。但是到前线来担任军事主官,却是真的不是太合适。

        尽管接触不算多,但杨继财认为他真的不适合在前线或是后方带兵。作为军事主官,他这种性格会影响到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的。其实杨继财感觉,他更适合去军校当一个教务主任一类的工作。相对于带兵来说,带学员是最适合他的工作。

        无论是防御部署,还是在作战之中打的都太过于死板了,基本上不知道变通。自己要求他充分布放,他就将所有的部队,像胡椒面一样均匀的部署在各个要点上,几乎没有任何的侧重点。

        他的这个部署,在杨继财看来,甚至多少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而对于杨继财的再三强调兵力、火力部署,要形成重点的要求,却被他置若罔闻。整个防御一线,除了巴拉奇如德和敖汉营子两个要点,还相对重视一些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一线平摊。

        这次日军突破,就是因为在他在石桌子一线的防御被日军突破。因为防御正面点多、面广,对于石桌子这种虽也算是巴拉奇如德正面侧翼掩护要点,但战术地位却是远不如其巴拉奇如德正面的位置无意识的忽视。

        尽管在张家营子失守后,杨继财要求苟再合将石桌子一线的守军增加到两个排,至少要配备两挺重机枪加上一门六零炮,同时要派一个连长去指挥。但是杨继财的这个要求,却在他那里并未被执行。拒绝从巴拉奇如德一线,抽调任何兵力和火力。

        他将主要的有生力量和火力,都加强到了巴拉奇如德一线。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守住了巴拉奇如德和敖汉营子两个要点,也必然会是日军主要攻击方向,日军就根本不可能突破自己的防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