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日伪特务,就连发电机都能通过严密监控,布满雷区的前线两军对峙地区运进來,那么派出一些特务,进入现在还是战区的江边对日军轰炸机进行引导更是轻而易举,现在正在鏖战的前线,可供日伪军小股人员渗透进來的缝隙还是很多的,这种风险,必须严厉杜绝。

        下定决心之后,杨震沒有假手其他人,亲自起草了一封给总部以及航空兵的加急电报,交给了被招來的通讯参谋,让他立即发出去,电报上,杨震画上了标示着特级加急电报的五个三角形。

        待见到杨震电报上的加急标志后,而不敢有任何耽搁的通讯参谋离开之后,杨震看了看两位看着自己摇头不语的两位老帅,却是沒有解释什么,所处位置的周边敌情不同,考虑问題的角度也不一样。

        两位老帅的全局观,那是不用说,人家的军龄,比自己的年龄都大,一个曾经三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一个曾经长期担任红一方面军拳头部队一军团的政委,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眼光和全局观,自然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

        但还是一句话,他们沒有处在自己的位置上,无法承受自己所能承受的那种压力,眼下的北满根据地,不是那种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敌后游击根据地,那里承担着几乎全军的希望,更是今后中国工业化一个真正的起点。

        对于他來说,坚持主动出击,这无疑是另外一种坚持,是坚持,但是绝非是固执不变,主动出击,将一切可能危及到自己事业发展的事态,尽可能的遏制在萌芽状态,这是任何一个高级指挥员,都会在对敌军调动做出判断之后,第一个选择。

        而在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问題上,能否在综合了各方面意见以及对整个敌情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之后,坚持自己的决定,并非是固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容不得别人的反对,坚持与固执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就像当初坐困日军戒备森严的秘密细菌战基地一样,正是这种坚持才让杨震寻找到机会,从哪个按照他所熟知的历史,沒有一个被日军用來做细菌实验的中国人能够活着走出那片阴森的楼房一样。

        在杨震看來,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当年也正是依靠着这种坚持,他才带着那几百人寻找到机会最终突出重围,也正是依靠着这种坚持,当年的抗联才从已经濒临绝境,走到今天的这个天地。

        如果当年自己哪怕是有一丝放弃的犹豫,在形势那么艰难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沒有做过事情,未必就不能去尝试,如果就连尝试的勇气都沒有,那还如何去谈发展,谈强大,这就是坚持下來的结果。

        对于杨震來说,此次空袭朝鲜境内的元山与清津,固然是为了将日军为此次作战,调集的空战兵力摧毁在地面上,但对朝鲜境内的空袭,也算是为今后对日空袭做一个铺垫,更是为今后对日空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告诉日本人,今天是朝鲜,明天就是你们的日本本土,抗联既能将炸弹落到朝鲜,下一步就能将炸弹落到你们的头上,重庆以及那些所有在日军无差别大轰炸之中正在**的城市,今天所遭受的一切,将会在不远的将來在日本本土上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