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打出的手榴弹似乎是无穷无尽,攻击部队几次强行攻击,都被硬生生的用手榴弹给砸了下來,而其中的军官更是死伤惨重,几个波次攻击下來,前面指挥攻击部队的就剩下几个曹长。

        眼前的一幕让事先已经将捷报发出的浅川悌二大佐脸上明显相当的挂不住,虽然沒有像是在红山一线对待骑兵中队长那样,劈头盖脸的一顿大嘴巴,但这脸色却是瞬间垮了下來,那边的青川少佐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实际上日军装备齐全,每个士兵都配发有钢盔,除了直接被手榴弹命中的倒霉蛋之外,大部分人基本上不会一下子就阵亡,但日军不可能把全身上下都装备了钢板,手榴弹凌空爆炸的形成的破片虽然无法给最致命的头部带來太大的伤害,但对于浑身上下沒有保护的身体就另当别论了。

        第一波次冲上去的日军士兵,除了少数很不走运的直接被手榴弹命中的人之外,当场被炸死的其实并不多,只有三分之一,按照这个伤亡数字,对于一向性格坚韧的日军來说,根本就不能达到使其丧失战斗力的地步。

        尽管直接死亡的人不多,但造成的伤员数字却是相当的大,摸到对方阵地前沿的补充了两个小队的第一波攻击部队,在对手投掷的手榴弹雨中,除了直接阵亡的之外,部分人,浑身上下被手榴弹破片扎的像是蜂窝煤似。

        而对手的手榴弹像是永远投掷不尽一样,几乎是沒完沒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全清一色凌空爆炸的手榴弹制造出來的无法四散横飞,可以要人命的弹片,几乎沒有任何的死角,彻彻底底的给先头中队洗了一个痛快的弹片澡。

        在战场上,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这种能打到伤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却还能坚持不崩溃的军队來说,死亡,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名词,但看着身边的战友,浑身上下被手榴弹的破扎的像是蜂窝煤一样,活生生的因为距离对手阵地过近而无法包扎,因为失血过多活活的疼死,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杨震所部经常所使用的这种放攻击部队到手榴弹投掷距离后,用手榴弹雨整体覆盖日军攻击部队的阵型的战术,日军不是不了解,但有时候却往往就是这种简单的战术,却让日军始终找不到有效的对付方法。

        杨震的部队挖战壕和交通壕,一律都要求至少在半人深,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很多的时候都挖到一人深,并在里面修建成台阶样式,同时在战壕内通常都修建有大量的防炮洞和隔断、棱角。

        这种布局不仅可以保证为一线部队提供足够的掩护,使其不被日军炮火大量的杀伤,而且还可以保证战壕内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不被日军的机枪火力杀伤。

        最关键是这种工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需要的时候,除了留下一两名观察哨观察日军动向之外,大部分人只要缩在战壕内将分配给自己的手榴弹拉完弦停顿两秒后,在用最大的力气投出去就算了事,连头都不用探出出去,相当的简单实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