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准备了可以交换的武器装备,自己可以利用苏军前期作战之中巨大的装备损失,交换到这些自己想要的装备,甚至可以用丢掉了乌克兰产粮区的苏联,在战争的头两年混到了什么都缺的境地,用粮食交换这些装备。

        但杨震心中就犹如卡了一块骨头一样不舒服,花了大价钱还被人家挑剔的感觉,实在让杨震不舒服,不用这个机会阴他们一把,杨震心里根本就平衡不了,而且杨震可不希望与自己历史上所知的那样,苏联人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之下,居然还在向中国暗中下手的情况再一次出现。

        自后世穿越而來的杨震,对于那场被认为二十世纪最血腥的大血战究竟会打成一个什么结果,他可是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这场战争之中,双方大致的兵力部署,以及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包括历次大战的战役经过,他甚至比双方的总参谋部了解的还多。

        怎么样即让苏联人在这场持续了整整四年的血战之中,付出更多的代价,让其在二战之中无暇东顾,给自己甚至新疆减轻部分压力,甚至可以利用苏联人被吸引在西部战场的机会,乘虚收复外蒙古,但又不能改变整个二战的结局,却是让杨震费了好大的一番心思。

        虽说苏军驻扎在远东军区以及西伯利亚军区的百余万大军,都是给关东军预备的,并且已经陆续的开始西调至莫斯科军区、乌拉尔军区等一些苏联西部二线军区,但剩下的几十万大军,以及大量的机械化装备对于任何一支军队來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而感觉到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日本关东军,还有抗联,这种另类的压力,带给杨震的甚至比日本关东军还要大,因为除非他愿意变成苏联人手中的棋子,否则那位苏联领袖一旦那天认为自己要摆脱苏联人,说不定就真的会与自己翻脸。

        这些军队对于杨震來说,虽说是为了关东军准备的,但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或是在他们认为在他们需要,或是认为自己损害了他们所谓伟大的苏维埃利益的时候,同样可以调头來对付自己。

        对于苏联人來说,在认为他们需要时候,可不会管你是他们的盟友还是敌人,在必要的时候,一样都是照扁不误,只有苏军驻扎在自己身后的那几十万大军,下降到一个杨震能够接受的数字,杨震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会安心。

        毕竟沒有人愿意在自己浴血奋战的时候,头顶上还悬着一把利剑,背后还聚集着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尤其这支军队还属于一个有过多次别人有难的时候,在背上插上一刀经历的所谓盟友。

        苏联人在西部的表现,让杨震一直都在对其提防的紧,这也是在陆续攻占关东军在国境线上修建的大量要塞后,杨震为什么将这些关东军用于对苏作战的要塞保留下來的原因,因为杨震并不想做第二个波兰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