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不是你们打进了哈尔滨,将被日本人夺取的几个厂子又归还给我们,这些工厂实际上已经被日本人变相控制的工厂,早就已经丢了。交给你们,能为民族复兴大业出一份力,我更加不会心疼。”

        “其中的具体原因二位将军也应该都知道。中国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一旦年纪大了,就故土难离了。我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时候远渡重洋,恐怕这把老骨头有生之年,就很难在回归故土了。”

        “如果不是为了年纪大了,不想离开故土。加上想亲眼看看,这些在我们国土之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日本人究竟会有一个什么下场,我早就离开东北了。就算不出洋,但至少去关内还是可以的。杨将军,这一下子就将我弄到美国去,我想还是给一个可靠一些理由为好。”

        听到袁父的感叹,杨震也有些沉默。老人如灯的道理他明白。虽然袁父现在身体看起来还很健朗,但毕竟年岁已高。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去万里之外的美国。在抗战结束之前都不能返回,的确有些是强人所难。但眼下这个计划,除了这位老爷子之外,又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彭定杰现在留在美国,一方面担任驻美国的采购代表,一方面治病。除了对于经商一道,彭定杰基本上不懂之外。在另外一方面彭定杰的身份是公开的,美国的一些情报机构,甚至国民政府驻美国的一些机构,都是心知肚明的。

        以他这个身份从事一些事情,在很多的方面都会受到严格限制的。甚至在很多方面的投资,都不会被允许。要想找一个合适、恰当的人选,执行自己的这个河豚计划,没有一定的经商才能是不行的。

        而且这个候选人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经商才能,身份最好也要进行保密,更不要直线与根据地、与东北局和自己有什么明面上的联系。但私下就算不是党员,至少也要有一定的关系。从眼前根据地内可以选拔出来的人才来看,彭老爷子无疑是最佳的一个选择。

        而且在杨震看来,彭老爷子不仅仅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自己的计划,自己本身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一子一女,眼下就在美国。恐怕以老爷子之前表现出的,绝对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内的精明,在美国不见得也没有一定的产业。

        杨震曾经仔细研究过彭家的几个子女的分布,尤其是在国外几个子女出国的时间和地点,还有身边随行的人员。他发现了一个不小的秘密。从彭家的这些子女,出国的时间和地点来看,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有意识的将子女分散开来。

        家中的资产,留在东北的恐怕只不过最少的一部分,也是无法搬离的一部分。真正的资金,除了在香港一部分之外,恐怕连关内都没有多少,眼下大部分应该都在国外。否则,留在东北的产业被夺,老爷子又岂会如此稳坐钓鱼台?

        虽然不知道袁老爷子这种布置究竟有多久了,是不是在中东路事变对于江北的恐惧之后才有的,还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以老爷子敏锐的嗅觉便觉察出日本的异动之后,便着手开始布置的。但杨震可以肯定,袁家的子女出国,绝对不是简单的出国留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