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有着完整军工体系的日本人,只要下定决心,高射炮的数量可以很快的增加,其陆海军航空兵,也随时可以调回国内担任防空作战,再加上德国人极为可能的雷达技术支持,以及在战争的头两年自己能得到的轰炸机种类,这个战损率会维持在相当高的程度,

        而对千里之外,四周环海的日本本土空袭,一旦轰炸机被击落,沒有海军的抗联想要营救飞行员,将会是一个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而以普通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和日本本身严密的户籍制度來看,想要让日本人保护被击落的飞行员,也根本不可能,

        虽说在自己的下一步的计划中,有向美国购买潜艇以便部署在日本周围,专门营救落水飞行员,但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还要看美国人的态度,而且在短时间之内,苏联人根本就不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之下,很难取得港口驻停的潜艇补给和维修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題,

        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一旦参与空袭日本的飞机被击落,飞行员基本上就沒有生还的可能,这样一來,如果要持续保证对日空袭,那么对后备飞行员数量的要求,会是相当的大,按照眼下的每年不到五百人的培训速度,要猴年马月才能够凑齐,

        这也是

        杨震为什么会对此战损失了这些飞行员,而心疼的要命,尽管他也知道,这是一支军队走向成熟,所付出的必然代价,更是正在进行的这场全民族解放战争,所必须做出的牺牲,但这种损失,还是让他心疼的直哆嗦,

        看着杨震的脸色有些不好,刚刚完成汇报,此刻还沉浸在被杨震接见兴奋中的于明,虽然还沉浸在激动之中,但颇为会察言观色的这个家伙一眼就看出杨震的疲惫,小心翼翼的道:“一号,我已经汇报完毕,您先休息,我先下去了。”

        杨震却沒有立即放于明走,沉思了一会后杨震才开口道:“你回去和黎明说,就说我说的,你这个中队长就先不要当了,去航空司令部任作训参谋兼航校训练主任,你今后的工作,要更多的放在航校中。”

        说罢,看了看因为要离开一线,而有些不情愿的于明,杨震摇了摇头道:“你在前线,只能带出一个中队,或是最多只能带出一个大队來,到后方航校,你可以带出成百上千个你,你的实战经验,正是我们眼下正急需的。”

        “能在一次空战之中,就摸出敌军新式飞机的弱点,并击落了两架,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将你放在航校,我感觉更能发挥你的经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王牌飞行员,而是更多的空战高手,而且按照军区航空兵的规定,你已经达到了调回后方担任飞行教官的标准。”

        听到杨震的话,于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一号,其实我之前在哈尔滨的上空,已经与日军这种新式战斗机交过几回手,有了一定的经验,否则,我也不可能一次就摸出他们的弱点來,毕竟一般的空战,仅仅持续十几分钟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