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也不例外。我虽然不是什么雄心万丈的人。但也知道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靠的还是自己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去走。当年我们从哈尔滨突围出來。人不过二三百。枪支不过百余支。”

        “当时的情况是粮食、弹药皆无。甚至睡觉连一个被子都沒有。可谓是既无补给。又无兵员。因为我们掌握了关东军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日军又派出大量的兵力对我们围追堵截。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可谓是九死一生。并沒有比你在二路军打游击的时候。好到那里去。”

        “如今部队从当年那几百人。发展到眼下的规模。飞机、坦克、火炮。该有的都有了。还有了自己的兵工厂。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加上拼搏。小袁。你不知道。那时候我们也一样为了一件棉衣。为了一口粮食在拼命。”

        “在日伪军重兵环视之下。我们稍有不慎。也许就会立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而作为一支部队的最高军事首长。我要是稍微的放松一下。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要活下去。并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拼命哪行。”

        “你也是老游击出身。日军的战斗力你也清楚。在敌众我寡。火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要想取得战斗上的胜利。每一个细节。每一步都要经过反复的思考、掂量。都说熬心血、熬心血。沒有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不会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的。”

        “从脱出牢笼。**组建抗日队伍的那天起。我的每一步都走的犹如如履薄冰。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指挥员。在强敌面前要敢于亮剑。但是说起來容易。做起來却难。拔剑的那一刻要是选择不好。等待我们的就将会是满盘皆输。亮剑不要怕。但是要选择好拔剑的时间。”

        与袁芷若说这番话。杨震实际上并不是在变相的夸奖自己。只是借着和袁芷若说话的时候。舒缓一下身体上的酸痛。好在杨震现在这个身体虽然比不上后世艰苦训练换來的那副雄壮的体魄。但是这两年锻炼的也相当的不错。经过短暂的调整。虽然还有些不适。但却是已经基本上缓了过來。

        杨震之所以到了司令部门前。沒有抓紧时间进去。是不想李延平和郭邴勋为自己担心。杨震知道。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一定会强行停止自己的工作。让自己好好的休息两天。

        只是这几年忙碌下來。已经习惯了繁重工作的杨震。倒是对无所事事出现了不适应。而且。大战过后的忙碌。也让他无法静心的休息。所以他才借着和袁芷若说话的这会功夫。抓紧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身体舒缓了一些后。杨震挣脱了一直搀扶他的袁芷若。不在犹豫直接走进了军区司令部。

        接到作战参谋通报一号已经返回。李延平与郭邴勋二人急忙的赶到杨震的办公室。见到二人抵达。杨震沒有丝毫犹豫的直接开口道:“老李、老郭。中央來电我已经看到。我决定明天就直飞延安。”

        “这次我去中央汇报工作。估计会呆上一阵子。弄不好头年才能返回。中央此次急着召我进关。肯定会有什么异常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连续來电催促我上路。如此一來。想快去快回基本上沒有什么可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