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拼老命争夺三角山一线,除了三角山战略位置相对于麻达山一线來说相当重要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是王效明所不知道的,此时日军第十二师团部就部署在麻达山内的日军要塞群之内。

        这对手的刺刀都顶到自己的后背了,相当于一把利剑始终悬在自己头上,不夺回三角山一线,师团长河边正三中将那里能够放心,如果对手使用重炮轰击,那岂不是自己随时都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只不过夺取三角山的三纵一个团利用三角山,山腰部位的日军交通壕、反坦克壕为即设阵地,死死顶住日军集中的两个步兵大队加上第一国境守备队在麻达山要塞的几个中队,在五门步兵炮、两门七十五毫米山炮、两门野炮的掩护之下,拼命的冲锋。[~]

        同时集中了一个营的部队,在专门抽调的两个侦察连的配合之下,开始逐山清剿山内工事群中的日军,以避免一线作战部队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为了尽最大可能杀伤日军,王效明还专门抽调了一个旅的炮兵,组成了一个游动炮群,在麻达山与三角山之间组成了一个火力拦截网。

        王效明为了最大发挥炮火的威力,专门制定了一个火网计划,日军刚发起攻击的时候,炮群只是以小规模的炮火协助一线作战,等日军投入全部力量发起攻击后,再以密集的炮火封锁日军后路,同时使用炮火反复覆盖两山之间的战场。

        当发起反冲击的日军在麻达山要塞一个后方观察所之内亲自指挥的河山正三指挥下,向着三角山一线发起全面反击的时候,无论一线部队承受再大的压力,王效明这边始终控制着火力的节奏,沒有将全部炮兵投入战斗。

        直到下午,被三角山上爆破山体内日军工事外通风孔的一声声爆炸声,以及反击部队惨重的伤亡弄的有些焦头烂额的河山正三在也沉不住气,在看到三角山地下工事群,在右山腿上最后一个进出通道被炸毁后,索性将一直作为预备队的两个大队全部投入到攻击中后。

        能让河山正三如此沉不住气的原因,除了三角山地理位置过于重要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三角山的地下工事群内,除了第一国境守备队的部分兵力,还有十二师团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而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那里还有固守麻达山要塞所需要的水源。

        要是三角山工事群彻底丢了,除了丢失一个重要的屏障,麻达山一线将直接暴露在对手重炮火力之内外,而且麻达山要塞群内的一个半联队,将都会在失去水源地的情况之下,便成一堆鱼干,沒有了水源,他的这个联队连同他的师团部在内,连三天都顶不下來。

        而且一旦三角山迟迟无法夺回,等待一个个通气孔被炸成一片废墟的要塞内部守军來说,他们的唯一结果就是变成一个永远沒有人开启的罐头,第一国境守备队救不救无所谓,但是他那几个中队不救却是不行。

        虽说在表面阵地争夺战中,日军伤亡惨重,但是死伤的都是第一国境守备队的兵力,他十二师团驻守在三角山四个中队,在河边正三有意识的控制之下却是毫发无伤,原本河边正三是想用这些部队与正面突击的部队形成腹背夹击之势,给进攻的对手以重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