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政治部的宣传和地下党的配合,在部队进入哈尔滨的这几天之内,位于哈尔滨的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报名参军的青年学生就几乎快将四纵政治部的大门给挤破了。甚至还有一部分中国籍的教师,也前来报名参军。

        如果不是杨震一锤子定音,只有选择的招收应届毕业生中的中国人参军入伍,这两所大学甚至哈尔滨市内的几个伪满国高和师道学校,除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日本籍和白俄籍学生之外,恐怕就彻底的空了。

        不过,如果说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几个师道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其他的原因还有一定的挑选之外。为了解决部队中技术力量太过于薄弱的情况,刚一赶到哈尔滨后杨震就地拍板,将哈尔滨工业大学本年度全部应届毕业生,只要想参军的,由社会部在地下党的配合之下,经过甄别后全部招收进来。

        如今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部队的重装备也越来越多。不仅炮兵的数量大幅度的上升,目前还有了坦克、飞机,工科人才奇缺。很多装备损坏之后,迟迟无法得到维修。虽然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日本人的控制,不仅教师,就连学生也都是日本学生占据大部分。中国籍贯的学生本届应届毕业生不过七八十余人。

        但也就是这仅有的不到百余名铁路建筑、机电工程、冶金、机械、化学等毕业生,对于杨震来说却是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至少在关内动员的大学毕业生抵达之前,他手头上拥有了一批高级知识分子。

        同时杨震还让四纵政治部从还滞留在哈尔滨的原来俄文班的毕业生以及往届中,招收一部分愿意参军的人。之前采取俄式授课法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籍学生共有三百多人,杨震就不相信这些学生都去留学或是都愿意死心塌地的为日本人效力。

        虽然哈尔滨的地下党经受了日伪的反复破坏,但始终还在勉强的维持活动着。尤其几个大学中,地下党还是有一定活动力量的。为了能得到隶属北满省委的哈尔滨地下市委全力配合,杨震特地在进入哈尔滨的时候,将哈尔滨地下党的顶头上司北满省委书记冯仲云也带了过来。

        尽管杨震很珍惜这批人才,但是在目前复杂的形势之下必要甄别的还是要必须做的。尤其在日伪当局对在他们不择手段压制之下,依旧考上大学的学生严密控制的情况之下,甄别工作还是不能缺少的。

        而且在杨震的规划之中,青年这些**部分经过培训后,都要进入军工部门工作。甚至要参与目前军区正在秘密研制的几种绝密装备。一旦里面混进了日伪特务,那后果就相当的严重了。

        ,-/,您的最佳选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