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位服部卓四郎的所谓作战计划,安井藤治可谓是极端的蔑视。安井藤治看来,这位服部卓四郎佐除了胆子大,能惹事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长处。之前他口口声声的说对方已经失去统一指挥,皇军的攻势面前只能各自为战,但却又与眼下对手向浩良河一线重兵集结的情报有所冲突。

        按照这个家伙与关东军情报部那些废材的评估,以及所谓的作战计划。对手现应该是处处被动作战,分兵抵抗皇军的进攻,互之间不可能有配合。因为他们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各自为战。

        的确这个家伙所谓的证据很确凿。通过审讯对方被俘人员,可以得知这几天与自己作战的不过是对方一个旅。而且长达数日的作战之内除了只能依赖随身携带的弹药作战之外,没有得到过哪怕一个援兵。

        当然无论是安井藤治还是服部卓四郎都不知道,他们这个情报已经过时。但正是这一点,安井藤治看来并不代表全局的芝麻大点的事情,才让服部卓四郎当成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与证据。

        接到对方主力向浩良河一线集结的情报后,安井藤治曾想看看这封与之前那些所谓的情报相比,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情报,会不会让服部卓四郎老实一点。结果他却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脸皮的厚。

        这个家伙非但没有认为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甚至还以此为证据直截了当的告诉安井藤治,对方眼下后防空虚,正是分兵奇袭的好时机。他这个不以自己之前的错误为耻,反倒有些洋洋自得的样子,让安井藤治非常的反感与讨厌。

        眼下战场上复杂的形势,让安井藤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看来一支几次重创关东军,甚至几乎成建制的全歼了关东军一个师团,给关东军带来的伤亡几乎不比诺门罕面对飞机、重炮与坦克齐全的苏军小到那里去的军队,如果仅仅因为指挥官失去指挥能力便丧失了斗志,那还能称的上战斗力强悍?

        的确,**队之一支部队是否能打,是否顽强与自己指挥官的风格是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日军之,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是否强悍与其征兵所的地域民风有很大的关系。越是富裕的地方,兵员的悍不畏死的决心就越差。

        就比如日军的第一师团与第四师团那样。这两个征兵地域主要自古就是日本繁华也是商业气氛浓的东京与大阪的师团,官兵的强悍程与来自贫穷地区的仙台、熊本两地的第二师团与第师团压根就没有办法相比。

        但安井藤治并不认为一支指挥官的伤亡就会影响一支部队的作战,甚至是分崩离析。的确这种情况**队并不少见。东北军那位少帅被捕之后,不也是被支那政府搞的分崩离析吗?

        不过安井藤治看来,眼前的对手却是与一般的**队不同。其内部的凝聚力很强,团结性也很好。否则也不会屡屡的给予关东军以重创。固然高指挥官因伤失去指挥能力,会对这样的一支部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会是绝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