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震并未因为自己可算得上拙劣的表现而大雷霆,刘长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禁有些汗颜。司令员虽然没有直接批评自己,但也通过几个问题点出了自己战斗之明显有轻敌的举动。

        看到刘长顺面上略微带些羞愧,杨震微笑不语。实际上当战斗刚刚一开始,杨震就看出来这个家伙明显有些轻敌,貌似不太对这个第四师团看上眼。而下面部队之,经历过敦化北部一战的那些骨干也对这个手下败将明显有看不上眼的举动。

        无论是战术动作还是战斗之相互的配合,都显得松松垮垮。步炮火力配合也有些脱节。当时杨震就为部队的表现有些担忧。第四师团真实的战斗力究竟是不是像第一次接触的那样,说实的杨震心里也没有多少底。后世网上的那些话,能有七分是真的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全信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但有一点杨震知道,敦化北部那一战,绝对不是表现出这个第四师团的真实战斗力。兔子逼急了还咬人那,何况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若是没有到了绝望的时候,第四师团不会硬拼。但是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候,他们绝对会让所有轻视他们的对手付出一定的代价。

        连战连捷,部队现多少有些骄傲的情绪,这一点杨震看出来了。杨震认为部队到了该接受一些教训的时候了,必须将部队这股子傲气给打掉。骄兵必败,这一点,杨震还是很清醒的。

        而这种教训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思想工作就能做到的。有些时候,只能用鲜血去弥补。面对这个战斗意志相对其他日军差很多的第四师团,总比面对其他日军精锐要好的多。付出的代价也要小很多。

        杨震并未过多的责备刘长顺,除了他认为部队需要一些教训灭灭傲气之外,多的是他现脑海之不断的琢磨后续作战方案。与群策山郭邴勋那里的联系一直没有断,对于那里的战局杨震一直可以说了如指掌。之所以提前撤退,就是因为杨震接到郭邴勋当面日军已经开始调整部署。

        如果说第四师团杨震还不是很担心的话,对于骑兵第三旅团的动向却是杨震为担心的。这个机动性极强的第三骑兵旅团一旦迂回自己的后方切断自己的退路,与第四师团主力形成合围?那自己就真的要被困佳木斯了。

        松花江以北,佳木斯至鹤立铁路线以西的一处茂密的山林之,一个用油布搭起的一处简易帐篷,雪亮的马灯下杨震的脑海之不停思考下一步的作战方案。而刘长顺与已经换上军装的马春生则坐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静静的看着对着地图凝思的杨震。

        杨震渡过松花江之后,并未继续北撤。除了留下王效明带领物资与人员、伤病员继续乘坐火车北撤之外,自己则带领一团主力直插沿着铁路线直插西北方向。经过近半夜的行军直到撤进了山才略微休息一下。

        连续作战让部队显得很疲劳。宣布休息之后,很多战士倒地就睡。没有片刻功夫,这个小山坳之除了偶尔的战马嘶鸣声与哨兵巡逻的脚步声,以及与总指挥和郭邴勋联络的两部电台不时出的滴答声之外,便已经鼾声四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