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鬼子不进山,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山去寻战?这些年抗联各部各次战斗多是山地进行,极少进行平原战斗。我们的几次出击也多是以山地为依靠。这就给鬼子造成了我们只能以山地为屏障作战的印象。”

        “如果我们现出动出击驻扎较为平坦地区的日伪军,这先就出敌意料,可以圆满的达到战役的突然性。这是我决定日伪军迟迟不进山的情况之下,主动出击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不将伪满军计入的情况之下,仅与山外的日军大致相等。但我们现的火力配置却好于日军。我们虽然只携带了三门山炮,但我们的迫击炮数量却很足,炮弹也相对充足。各种轻重机枪配置齐全。完全可以依仗火力优势欺负他。”

        “我前次去侦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路日军的火力配置。其大队炮小队携带的两门二式步兵炮上次我们夜袭的时候炸毁了一门。而其配属的迫击炮队因为某些原因还落后边。炮兵火力我们可以说占据绝对的优势。”

        “山积雪过厚,的确限制了日伪军的行动,但也限制了我们的火力优势。炮弹打深及没腰的积雪之,会大大的降低炮弹的杀伤性。而小鬼子的营地,被其清扫的干干净净,正是有利于我们挥火力优势的地方。这炮弹打厚厚的雪堆,可远没有打结实的冻土上杀伤力大。”

        “敌意料之外的情况之下可以达到战役的突然性目的,可以挥我们的火力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死心眼的等着日伪军进山而不能主动的出山打他一家伙?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短处看,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只盯着敌人的长处看,也要看到敌人的短处。”

        杨震的话音落下,场的各级指挥员表情各异。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多的则是将耳朵高高的竖起,想要听听杨震的下一步想法。

        听罢杨震的思路,与沉默不语,或是陷入思考之,或是犹豫不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王光宇等人不同,郭炳勋却是眼睛一亮的道:“集火力优势,出敌预料之外?好,只要计划的详细一下,这一仗大有可为。”

        沉思了片刻的王光宇也点头道:“鬼子一向认为我们离了山林就不会打仗,这次我们偏要给他们一个意外。出其不意,加上火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一仗取胜的希望很大。”

        见郭炳勋与王光宇都对杨震的思路表态支持,李延平也就选择了尊重杨震的意见。李延平道:“团长,既然老郭与光宇都赞同你这个意见,你是军事主官,那就请你下决心。”

        李延平话音落下,杨震又看了看一边沉默不语的总指挥。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