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杨震对郭炳勋笑了笑道:“不过对于他们三个人的能力,还是应该信任的。明瑞行走江湖多年,无论是看人的眼光、警惕性还是身手都是一流的。”

        “黄大力是老侦察员出身,又是部队唯一一个经历过长征出身的老侦察兵。虽略微有些毛躁,但实战经验极为丰富,一手枪法玩的便是我也略逊一筹。不过大的缺点是没有化,看不懂地图。”

        “而董平游击战经验丰富,政治上也很有一套,为人又是极为沉稳,能把住关的。他们三个只要配合好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对于杨震对李明瑞三人的评价,郭炳勋认为还是比较恰当的。对于杨震以静制动的想法,郭炳勋也很赞同。作为一名参谋出身的军官,他对眼下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了解的,知道至少眼下部队还没有主动出击的实力。

        前次主动出击暴露的问题太多,继续解决,另外兵不少也需要训练。而再次进山这些天来,部队尤其是那些后补充的兵也只完成了队列、枪械的使用以及基本战术训练。也只能保证部队长途奔袭的时候,不跑散。知道怎么战场上隐蔽自己,不把自己主动送到对手的枪口下面。

        那些所谓打过仗的老兵也是各方面的还有些欠缺,尤其是步炮协同,甚至步机协同都还需要加强。而那些兵甚至连实弹射击训练还没有开展。这样的部队拉出去,面对日军,不是战斗,那是屠杀。

        沉思了一下,郭炳勋道:“司令员,以我了解的日军反应速来看,一旦接到现我们动向的报告,距离他们出动的时间也就快了。我看我们下一步的训练由原来的全天候战术训练是不是改为上午战术,下午实弹射击。等实弹射击训练结束之后,立即开展实战训练?时间不等人。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日军上钩,将注意力转向敦化以北之上。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应付突事件的能力和经验。”

        对于郭炳勋的建议,杨震略微琢磨了一下点头道:“我看可以。部队有爬不对的战术,学不会的队列一说。若是想将战术弄的完美,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经验还是要到战场上去领会,等再打过一两仗,我想他们会真正的成熟起来。”

        杨震与郭炳勋这里研究日伪军下一步的动向,却不知道现已经赶到苇河县的佐佐木到一将也正与特地被植田谦吉大将派来协助他的关东军情报主任参谋山冈道武一起研究他们的动向。

        接到大部分被派出去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日伪特务从山回的情报,山冈道武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立即向佐佐木到一做了汇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