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勋点了点头道:“我看可以。不单单是各连要派出部队,我看咱们几个人是不是也轮一下班,每天晚上指挥部都要留一个人值班?”

        听到郭炳勋的建议,杨震微微愣了一下后,不禁暗骂自己居然如此的大意,连主要指挥员值班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疏漏了。只想起布置值班部队,却把主官值班的事情给忘记了。若不是郭炳勋提醒,自己到现恐怕还没有想起来去弥补这么大的一个疏漏。

        对于郭炳勋的建议,杨震点点头道:“这是我得疏忽,早就该办理了。这样,王副参谋长还没有回来。就咱们四个人先轮换值班,每人一替一天,今天先由我来。”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已经逐渐成型的工事微微的叹了一小口气道:“我们还是缺乏器材。若是有足够的地雷,阵地外围撒上一圈,甚至几圈,我们的安全系数会大大的增加,也会大大的节省下警戒的兵力。另外,要是有足够的电话就好了,这样各个阵地之间的联络也方便的多。”

        曾经后世刚参军时,几次去过驻地荣军院做义务劳动的杨震曾经与一个当年两山轮战时候下来的伤残军人聊了很多。他曾经听那位伤残军人说起过很多他两山战斗的经过。

        对于那位曾经后世八十年代被整个国瞩目了整整十年的山峰上作战近一年时间的伤残军人来说,那座山上给他留下的难忘的印象不是缺水,也不是敌我双方对抗的密集炮火,而是那山上数不清,直到杨震丢掉军籍,回到这个时代时也没有能完全排清的地雷。

        当时这位被遍布那一片山区的地雷炸得由原本一米八零身体做完手术后,却急剧萎缩成一米零八的伤残军人曾经告诉过杨震这个菜鸟兵,那座山上对抗的敌我双方布下的地雷种类、花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单位雷区数量之下,完全可以称之为世界之冠。

        敌我双方甚至某些重点地区曾经整箱、整箱,甚至用火箭布雷车成车皮的倒。而那些地雷南疆亚热带丰沛的雨水冲击之下,是会移动的,鬼知道会跑到那里去。就是明明白白已经扫过雷的后方,一场大雨过后,这地雷也不少数。

        那位伤残军人曾经告诉过杨震,他们团一个工兵连,上去的时候是满编的,等下来的时候除了伤亡与残废的,完整下来的凑不足一个班了,所有的伤亡都是排雷的时候被地雷炸的。

        其除了极个别幸运的成了伤残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牺牲了。而战区,很多的伤亡都与地雷有关。尤其后期,我方炮火上占据绝对优势后,几乎大部分伤亡都是地雷引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