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还没有经过必要训练的兵先不算,我们手头还有三个完整的步兵连。你看这样,我带着两个步兵连从他的右翼迂回过去。你指挥其余的部队就这里阻击。而炮兵则暂时先不动用,待我迂回到位之打响后,再突然开火,以火力覆盖的形势敲掉鬼子的那个几门步兵炮。”

        听到杨震的想法,李延平沉默了一下道:“老杨,我这才明白你为什么要让参谋长他们给你争取四个小时了。你是不是早这边枪响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

        “那到不是,我那有那个未卜先知,不见面不听汇报就知道日伪军兵力部署的本事。不过,我接到我们已经处于日伪军合围状态的报告之后,想的是如果我们要撕开一个口子突围,选择那一个方向是适合的。”

        “而与其他几路日伪军相比,眼前的这些日伪军是明敌,也是距离我们近的一处。不打垮他们,无论我们从那个方向突围,也很容易被他们给黏住。一旦被他们给黏住,我们将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听完杨震的分析,李延平却又有些不解道:“老杨,你为什么不向南边撤?现我们东、西、北三面都出现了日伪军,而南边还没有动静。如果我们从南面突围不是损失小吗?”

        “政委,我们的行踪如今已经暴露鬼子的眼皮子下边。正像你说的那样,我们身边三个方向都已经出现日伪军,而南边还显得很平静。政委,你说这正常吗?你想鬼子会独独忘记我们的南边?”

        “所以我担心鬼子极有可能我们南下的路线上埋伏下伏兵等着我们,也有可能有其他目的。鬼子东北的兵力雄厚之,并不比关内逊色。甚至包括伪军警内,还要大于关内。他们不会差这点兵力,而疏漏下南边的。所以现看似平静的南边,危险也许会大。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向南边突围。”

        “鬼子占据东三省已经生生七年,与抗联打交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按照我的理解,鬼子对抗联的战法应该极为熟悉。尤其是伪军之有不少历年来的抗联叛徒。所以我认为鬼子如今的战法除了你想的那些之外,未必没有想将我们赶入他们设置的圈套的想法。因为他们清楚,山,就算他们调动的部队再多,总还是有缝隙可以钻的。”

        “而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有缝隙,我们就有脱险的机会。政委,围三缺一的战术不惮单是我们会用。与我们虽是隔海相望,但也称得上近咫尺的小鬼子不见得不会用。”

        “他们熟悉国历史、化甚至兵法,号称国通的人可不少数。尤其是那些当年各个军阀部队充当顾问、教官的人。自甲午战争之后,我们国一直有不少人将日本视作我们变法自强的老师,军队也有很多一部分对日军是很崇拜。殊不知,日本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凶狠的敌人。那些聘请日本人做顾问的军阀,只看到了小鬼子战斗力强悍,却不是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引狼入室。”

        “政委,你曾经与我说过,你们自西征以来不止一次的过日伪军的埋伏。除了这其情报上缺失的因素之外,鬼子对你们活动规律的掌握也不无关系。伏击战不是我们的专利。有很多的时候越是平静的地方就越是危险。而越是危险的地方很多的时候也是越安全。”

        杨震的话音落下,李延平犹豫了一下,终还是点了点头道:“老杨,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迂回部队还是我去指挥。按照你刚刚所说的计划,炮兵要挥很大的作用。而对于炮兵指挥,我一没有经验,二也不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