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杨震并不清楚主席为什么问自己,因为所有的工作眼下都是军区第一政委主抓。所有的进展,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中央进行汇报。按道理说主席对这件事情的进展,应该可以说了如指掌,完全没有必要问自己。

        但主席既然问了,杨震也就向主席又做了一次汇报。而且汇报的相当具体,包括研的进展都一并说了出来。不过其实研工作做到这里,已经到了进入瓶颈的时候。相对于已经解决原理上的困难,眼下已经展开的核材料研究才是最难的。

        尤其是在冶金工业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之下,研核材料才是最大的困难。不过这些困难,在杨震看来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尤其是在齐齐哈尔特钢厂已经完成全部建设,沈阳冶炼厂也已经恢复生产的情况之下,选择的余地已经大了很多。

        听完杨震的汇报,主席狠狠的吸了一口烟后道:“杨震同志,在这件事情中央对你的期望很大。有些事情还是要以你为主,最后的拍板权还是由你来做。撒手掌柜的事情,是要不得的。你既然开了这个头,就要做好这件事情。”

        主席这番话说完,杨震才知道原来主席是对自己在第一政委到任后,对高科技武器研投入精力过少,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过问有些不满。想通了这一点的后,杨震笑了笑道:“主席,政委做的很好。”

        杨震的回答,主席看了看他的表情,又点起一支烟后道:“你呀,不要总想着那么多。对你,中央和我本人都是高度信任的。你是中央任命的东北局第一书记,也是中央任命的总负责人。”

        “该抓起来的东西要抓起来,不要总这么瞻前顾后的。只要你做的对,中央会给与你应该有的支持的。你呀,有些问题上胆子大的惊人,有些问题上就像小脚老太太一样,你的这种做法要不得。”

        主席的变相批评,杨震笑了笑道:“主席,术有专攻。我这个人胆子不小,可多少有些手高眼低,管的太多了就有些缘木求鱼了。事必亲躬不是一件坏事,但也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的精力,总归还是有限的。什么都抓在手里,反倒是影响了工作。”

        “制定一个严格的纪律并严格的执行,用纪律去约束人,这比我什么事情都要管要强的多。政委在外留学多年,并不是那种眼光狭窄的人。知识面,也足够的开阔。有政委主抓这个工作,在加上多年严格养成纪律观培养出来干部的协助,我想比我亲自抓要好的多。”

        “主席,这可不是瞻前顾后,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搞经济、搞民生,政府的一把手比我强。搞政工和高科技,政委的能力游刃有余。这些方面,我只掌握方向就可以了。放手给更适合的人去做,总比我什么都插手,却什么都不精通,搞的一团糟要好的多。”

        杨震的回答,让主席微微一愣的同时,却是微微点了点头。对于杨震的这番话,主席是听进去了,但却没有给予任何的评价。看着陷入沉思的主席,杨震也没有在多说什么。有些事情说多了,反倒是一个问题。点到为止,倒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对于中央征求杨震意见,朝鲜是不是该成立一个政府的问题,杨震明确表态一切服从中央的指挥。朝鲜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一切政策由中央定。对于眼下已经返回朝鲜的原朝鲜独立同盟,究竟下一步该怎么处理,还是由中央决定为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