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也不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想的,战斗机要随着战况不断的进行改进这一点很正常。可每一个大的型号下面,还有为数不少的小的型号。这些型号从发动机到很多东西,都是截然不同的。这些战斗机运抵东北之后哪怕是全新的,也要根据中国战场自身情况进行一部分的调整。

        FW一九零战斗机到战争的后期,更多的是被当成战斗轰炸机使用,机身上装满了轰炸用的设备,制约了这种战斗机性能的发挥。而这些设备对于抗联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大部分的炸弹挂架,以及为了德国人为了反坦克需要,而加装的大口径机炮都要拆除。

        重新安装没有安装的高度表,并拆除一部分对地攻击而增加的装甲。尽管这种改进之后,成为纯空优战斗机的FW一九零战斗机,性能比原来有了较大提高。在与苏制拉七战斗机,以及雅克九战斗机,抗联手中的几架P五十一B、C、D型战斗机对抗演练之中,表现的异常出色。

        在模拟空战之中,屡屡的击落P五十一战斗机。尤其本就出色的翻滚性能,在经过改装后更加出色。原来比较差一些的爬升性能,也在拆除了一些不符合中国战场需要的东西之后,也得到了改善。

        但这种改进虽说大幅度提升了性能,但却是需要时间的,也导致了换装缓慢。而且原有的部分带伤的飞机,也需要大量时间去维修。尽管从欧洲获得的德制战斗机数量不小,可换装的速度却很慢。

        只有部分新出厂还未来及的使用,德国就投降而保存下来的ME一零九战斗机,换装的速度比较快。至于被战斗机部队寄予了很大希望,可以与P五十一战斗机对抗的FW一九零战斗机,换装的速度一直都相当缓慢。

        一时之间,抗联的一线战斗机部队只剩下从护航作战,以及对日本本土实施压制作战之中抽调的雅克九战斗机,以及四四年抵达的部分德制FW一九零战斗机群。即便加上不需要进行改装,第一批服役的德制ME一零九G型战斗机,数量也不到一千架。

        这些战斗机既要负责东北和华北境内的防空,又要负责对日轰炸护航以及空中压制,外加朝鲜战场上的防空任务,就多少有些捉襟见肘了。很多地区的防空任务,只能暂时由攻击机部队的P四零战斗机暂时替代。

        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初,在德制战斗机大批量转到一线服役之前,抗联在东北内地的防空兵力甚至只有五个德制ME一零九G战斗机中队,担任北满以及南满两大工业区,以及大连港的防空重担。而在后方等待飞机的飞行员,则达到了上千人。

        不过这些待机的飞行员,也并未完全的无所事事就那么干等着。除了被轮番组织去五大连池或是兴凯湖修养之外,还被分批组织到蓝军基地,针对下一步整体作战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新战术演练。

        好在关内战场上的日军少量残存的航空兵,基本上已经无法给关内战场带来任何的骚扰,这无疑减轻了很大的一部分压力。某些方面的骚扰,在挨了一顿胖揍之后也消停了许多,关内战场的防空压力并不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