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不是政客,更不是慈善家。在该咬牙的时刻,哪怕就是打剩下一兵一卒,也要坚持这最后的一分钟。慈不掌兵这句话,对于一名指挥员,尤其是一名高级指挥员来说,永远都不过时。

        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下级要多关心,但是到了战场你这个指挥员,心肠必须要硬起来。越是到关键的时刻,心就越不能软。你软了,那么意味着之前的牺牲和付出,都将会付之东流,再想挽回代价往往会更大。

        另外一句话让他记忆尤深的是,杨震一再告诫他。在战场上永远都不要低估日军,这种军队的疯狂程度和不择手段。哪怕就是你在势如破竹,也要提防日军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你来一个玉石俱焚或是说同归于尽。

        大哥的这些话虽说只是在私下和自己说的,但杨继财知道这是大哥这些年,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带着这支部队从弱小走到今天强大,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背后,是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这几年无论是在总部任职,还是下基层部队任职,所接触的东西让杨继财,也知道大哥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能在那种形势之下扭转整个东北战场的乾坤,去年年底更是一举彻底的解决了关东军,这个日本人种植在中国人身体上的毒瘤,大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尽管身上更多的打着郭炳勋烙印的杨继财,对于大哥的某些观点,甚至是某些方面有些不择手段的做法并不能苟同。虽然那些真正涉及到机密的事情,杨继财知道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

        可在郭炳勋刻意在多个岗位调动的磨练之下,养成了相当敏锐嗅觉的杨继财,从很多蛛丝马迹上,多少能判断出来这些问题背后的刀光剑影,以及表面平静无波下潜藏着的暗流。杨继财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是在特殊情况之下一种无奈之举。所以尽管对大哥的某些手段不太认同,但是大哥的话杨继财还是记得很牢固。

        其中的有些话,在军区高级干部培训班之中,大哥也一再强调过。但是当这些话私下与自己说的时候,杨继财才体会其中不同的含义。而且有些话,大哥也只是在私下里与自己谈一些。

        因为这些在战场上实际上谁都清楚是事实的话,一旦公开的掀出来,尤其是从大哥这个当家人的嘴里面说出来,将会掀起来滔天巨浪。不仅在抗联之中,在那一个国家的军事教材之中,都不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就连一向拿士兵只当战场消耗品的日军,在自己的军事教材之中,也没有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尽管这是每一个军人,尤其是高级指挥官都明白的道理。但你私下明白是私下明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就不行。

        在心中更多的将自己这位亲大哥,当成了偶像和老师的杨继财,对于大哥这番话一直都牢牢的记在心里面。眼下日军在随身装备上的变化,让他立即感觉到了警惕。所以他甚至在思考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亲自去检查部队防毒面具的携带情况。

        只是当等到全部准备就绪,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杨继财会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杨继财却在前线只采取了小范围的蚕食战术,在重新调整的火力掩护集群的配合之下,一点一点犹如象棋之中的小卒一样,不紧不慢、张弛有道的,一步步拱着向前推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