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只看朝鲜局势的杜开山来说,他的视线要看向更多的方向。不仅是此时关内正在全力准备的江淮战役,还有更远的太平洋战场。杜开山只看到了朝鲜方向的形势,但是他的目光不能如此的狭窄。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形势来看,眼下在朝鲜战场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时机还不是很成熟。最起码眼下朝鲜军虽说重装备不算多,但是所辖两个军九个师团外加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朝鲜军,在兵力数量上还是充足的。

        在关东军大部被歼,小部侥幸撤入朝鲜,朝鲜军南撤至朝鲜中部后。为了增加朝鲜半岛的防御,日军大本营以撤入朝鲜的关东军残余部队为基础,紧急为朝鲜军组建了一三七、一五零、三二零三个师团。

        为了给这几个新成立的师团补足兵员,日军大本营不仅从国内调集了新编成的一六零师团,以及为朝鲜军调拨四个野战补充队。还在朝鲜南部征集了十余万的朝鲜人,除了编入各个师团之外,还组建了庞大的后备兵力。

        这几个师团虽说在重武器上,因为日军在各个方面失利,本土遭受到连续的轰炸略有不足。但是在轻武器上,却因为得到朝鲜日军兵工厂的大力支援,还是相当的充足。清一色的九九式步枪,一式重机枪和轻机枪。掷弹筒和步兵炮的数量,尤其是迫击炮的数量还是相当的充足。

        海运路线被切断,本土生产的武器运不出去。相对于基本上已经混到自给自足的南方军来说。此刻的朝鲜军因为紧靠本土的优势,反倒是获得了大批新式武器补充。尽管重武器的数量不足,但是轻武器的性能却大幅度的增加。

        为了增加朝鲜军的火力,在重武器产量一再下降,有限的产能还要保证本土防御的情况之下。日军大本营还苦心从海军的仓库里面,抽调了一批老式轻便一些的舰炮,经过改装后配发给朝鲜军。

        这其中除了十余门一百二十毫米舰炮之外,还有大量的老式阿姆斯特朗七十六毫米、五十七毫米舰炮,甚至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老古董,哈奇开斯四十七毫米、三十七毫米的速射舰炮,被加装上牵引装置配备给朝鲜军使用。

        这些老式舰炮改成的架退式火炮,虽说岁数大了一些。有一些甚至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比操纵他们的日军士兵年龄还要大。但是对于眼下已经开始缺乏重武器的日军来说,有总比没有要强的多。

        反正这些中小口径老式舰炮,已经对付不了美军的舰艇。而留在海军的仓库之中,也早晚要被可恶的米畜和支那人的轰炸机炸光,还不如拉出来发挥余热。至少作为对地支援火力来说,还是应该可以的。

        当年英国人在布尔战争期间,俄国人在旅顺口战役期间,不都是这么做的吗?拆卸下来舰炮加入地面作战,以弥补地面火力的不足。现在帝国大口径火炮缺乏,就连山野炮也不富裕。这些老式火炮发挥余热,也算是用到地方。就算全都丢了,也没有什么可心疼的。

        而相对于眼下规模庞大,大口径的火炮以及日军制式山野炮数量不足,但是中小口径杂牌火炮数量却不少的朝鲜军。抗联能用于朝鲜战场上的,只有先期出关的晋察冀部队一部,以及留守的部队中五个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