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飞机的尽管投掷下了伞兵,但在空投期间又有两架c四七运输机,一架斯特林被击毁。在完成空投之后机群在拉起的时候,又被日军给击落了两架。这个损失对抗联的运输航空兵来说,绝对是相当大的一个损失。

        而地面上日军在不顾抗联空袭的探照灯提供的照明之下,向空中射击的排枪,以及密集的轻重机枪和高射机枪,给空中无任何还手余地,在落地之前只能被动挨打的伞兵,也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相当一部分的伞兵,还未落地就牺牲在了半空之中。有的伞兵甚至降落伞还未来得及打开,就被日军高射机枪以及仰射的重机枪击中而牺牲。即便是幸运平安落地的,也在刚一落地就遭遇到日军重兵围攻。

        这些普通作战部队的伞兵,未学过抗联特种侦察司令部所属部队,那种在两千米以上空域跳离载机,在百余米,甚至是几十米的高度开伞的高跳低开跳伞方式。只能按照常规的跳伞方式,实施此次空降作战。

        为了保证此次空降作战,将伞兵尽可能的空投到指定地域,以及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尽管明知道本溪两侧山地,日军已经部署了大量的火力。但参战的航空兵在特殊的地形之下,依旧还是选择了在二百米的高度开始空降,以尽可能的减少伞兵的伤亡。并未因为日军地面火力密集以及地形复杂,而选择提高空降的高度。

        而看着自己的战友,在日军密集的地面火力射击之下在空中损失惨重。护航的战斗机飞行员眼睛都红了,在带队的一名大队长的带领之下。除了留下一部分在空中掩护之下,其余的作战飞机不顾撞山的危险,不断的在两侧山地上空盘旋,以机载机枪和机炮不断的对两侧山体上不断开火的日军扫射。

        战斗机群的这么一加入,也同样的减轻了伞兵很大的压力。这些战斗机扫射的机载机枪,在这种情况之下发挥的作用,比高爆炸弹甚至还要强一些。尽管付出了两架战斗机撞山,两架战斗机被击落的代价,但是也给了伞兵很大的协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伞兵所承受的火力。

        虽说伞兵在着陆过程之中,在地面密集的火力杀伤之下也伤亡惨重。但是在他们航空兵战友,几乎可以说是不顾两翼日军炮火的杀伤。冒死降低了飞行高度,以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滞空的时间,以及战斗机部队拼死掩护的保护之下。

        第一批空降部队伤亡虽然很重,不过还远未到致命的地步。只是虽说部队的损失,基本上还在预计范围之内,但干部的损失却不小。第一波空降的两个团,伞兵四团团长在跳离飞机的时候,被日军对空火力击中而牺牲。

        五团副政委,也在落地之前身负重伤。六个带队指挥的营长,阵亡一个、失踪一个,六个教导员伤亡了一半。两个团的一线指挥的干部,只剩下五团团长以及四团的副政委和参谋长,也就是说两个团的指挥机构只剩下一个团。

        不过日军的反击速度,却也相当的快。伞降的部队刚一落地,还未来得及完成集结,就面临周边不顾抗联战斗机群扫射,向伞降地区赶过来的日军快速的反击。第一批的空降部队,刚一落地便陷入各自为战的苦战。

        带队指挥的干部损失不轻,但好在杨震在组建两个伞兵师的时候,专门考虑过这种局面。同时抗联自身在干部伤亡替补上的严格规定,也让部队虽说失去了指挥员,但也保证了指挥的没有中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