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的答复,杨震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手眼通天的这个家伙究竟有没有这个能量,他还是清楚的。要说增加对抗联援助装备的配额和种类,他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从欧洲战场搞来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还是有这个本事的。

        这位威尔逊背后不仅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自身也在美国陆军之中可谓是交友广泛。属于那种职务不高,但是能量却绝对不小的人。而且通过某些特殊情报来源,杨震知道美国地中海战区情报部门负责人,与这个家伙的关系交情匪浅。

        只要他答应下来,这件事情他还是有办法的。部队对FW一九零战斗机,出色的性能相当的喜爱。在加上在自身产能有限,美国人也一再限制对抗联提供新式战斗机。苏联人在这件事情上,也始终犹犹豫豫,杨震只能选择先搞一些二手货应急。

        事实上这个家伙在这方面,倒也没有让杨震失望。在这次谈话后两个月的阿登战役结束后,一个美国船队在大连港卸下了一百五十架德制FW一九零战斗机,以及大批抗联最急需的这种飞机配件。

        同时五十架满载着配件的容克五二运输机,以及十七架意大利SM八二运输机,也在这一时间转交给了抗联。而威尔逊又动用自己的关系,为抗联补充了C四七运输机、C四六运输机各二十架。

        但这四十架美制运输机,也是抗联得到最后一批运输机。在这四十架运输机抵达抗联后,美国人除了B二十四轰炸机战损一架补充一架,以及美国海军一次性提供的二百二十架SBD俯冲轰炸机之外,停止了对抗联除了B二十四轰炸机之外的一切轰炸机援助。

        原本数量就始终不足的B二十五轰炸机,已经全面停止供应。到四五年二月份开始,A二零攻击机也全面停止供应。甚至提供P四零战斗机,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就连对B二十四轰炸机的零部件供应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为了保证面积越来越大的根据地防空需要,保证航空兵不断扩编的需要,杨震只能想办法调动东北的产能,全力保证战斗机的生产。甚至到了四五年,就连伊尔二攻击机的产量都一压在压,以全力保证战斗机的生产。

        但在自身还相当有限的产能已经到了极限,产量却还是难以满足需要,外界来源几乎全部中断的情况之下。杨震也只能一边不断的想办法扩充产能,一方面从苏联高价购买他们缴获的二手货,代替因为自身产能不足而无法满足的缺口。

        好在随着苏军向德国本土推进,落入苏军手中的德军飞机数量越来越多。虽说零部件的补充上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好在相当部份上满足了需要。不过这批地面上缴获的德国战斗机,在转交过来的时候都需要大修才能编入作战部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