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当时不理会英军十四集团军司令吉法德中将的要求,而是按照十四集团军下属第十五军司令官斯利姆中将的要求。指挥相对于重装的英军来说,算的上轻装部队的中国驻印军从科希马以北直插密支那。

        不仅可以重新打通中国对外联系的地面通道,而且还可以直接威胁到进入印度日军的侧翼和大后方。缅泰铁路还处于兴建之中,日军在缅甸因为补给的原因,兵力总数还是有限的。此次进攻印度,缅甸北部只有一个师团的兵力。

        如果趁虚而入,以轻装的中国远征军直插密支那,包抄进攻印度日军的侧翼。那么日军至少也要从印度战场抽调回相当一部分兵力,除非他们可以接受放弃缅北。而且这两个军虽说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火炮配备数量不算多,每个军只有十二门。

        但是七五山炮与各种口径的迫击炮,数量却是相当的充足。尤其是步兵武器,已经全部换为清一色的美制装备。在加上大半年的整训,无论是战术还是装备,都有相当大的进步。说是装备不完整,是指的缺乏坦克一类的突击力量,以及大口径火炮数量略有不足。

        原来预定装备给中国远征军的三十多门美制一零五榴弹炮,以及两个一五五榴弹炮营,被英军私下扣留给自己使用。而且准备给中国后续抵达印度训练军队换装的装备,大部分被英军私吞,并不是指的这两个军装备太差。

        这两军面对日军一个分布在滇西至缅北广大区域的一个师团,未必就没有一战的能力。而日军如果从泰国境内增援缅北,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即便部署在缅甸南部,准备防范美军在缅甸沿海登陆的日军主力,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北上。

        当然这一线要翻越缅北一系列的热带雨林,还要再一次的翻越被称之为野人山的枯门岭。但眼下的情况,已经与当初远征军大溃退的时候大不相同。美军在印度部署的几百架运输机,完全可以满足两个军的轻装部队空中补给。

        如果他能协调重庆方面,同时在滇西发起反击,甚至收复整个缅北也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恐怕英帕尔会战不至于垮的这么快,至少缅甸的日军不会如此毫无忌讳的西进。但他却不顾现实,只顾着英军的要求,将两个军的机动部队,一点点的消耗在英帕尔以西的高地的防御战之中。

        面对着这样猪一样的队友,杨震是坚决一个连都不会交给他的。这种人无论给他们多少兵力,都只能让他们白白的浪费掉。即便现在杨震最欣赏的,之前饱受排挤并不被信任,却是整个缅甸战役之中,英军所有将领之中表现最好的那个斯利姆中将。

        现在已经正式接任英军十四集团军司令官,以及一线的作战指挥。但杨震就算单纯的从军事观点上,也不会将自己的部队交给这么一群猪一样的队友。眼前的这位老兄,除了野心很大之外,其战略、战术修养和水平,几乎已经可以用拙劣来形容了。

        再加上他过于迁就英国人的一贯习惯,以及英国人一向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自己盟友死活。堵抢眼你去,脚底下抹油我去的风格。无论压力再大,杨震也不会交给他们任何部队。杨震的态度只有一个,你堵抢眼爱找谁找谁去,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至于同样心怀叵测的家伙信誓旦旦保证,只要抗联抽调三到五个师的兵力调往印度,由他负责所有的重武器全部换为美制装备,在杨震看来近似乎信口开河的保证,杨震更是压根一点都不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