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不仅配发了全套的棉衣,还每个人都发了棉衣外的罩衣。改变了原來一到冬季,就是一身老棉袄过冬。一个冬天下來,棉衣不仅因为摸爬滚打磨损的相当厉害,而且因为无法清洗而连本色都看不出來的窘迫境地。

        按照与中央的商议,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所有來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军装制式还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发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來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布料基本上是土质的粗布,样式也是不分尺码的统一二尺半。除了部分中高级干部之外,所有的军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过于肥大。上衣几乎可以当风衣穿,而裤子则清一色都是免裆裤,也就是说沒有裤裆的裤子。

        此次关内部队出关,杨震将关内各个根据地部队,无论是晋绥和晋察冀的土黄色军装,太行、冀鲁豫和冀南的八爷灰,全部换成统一颜色的制式军服。而且将布料由原來的手工粗布,夏季军服全部更换为斜纹布,冬季军罩衣全部改为棉布。

        军装的样式,也全部取消了二尺半、免裆裤的造型。上衣为中山装样式不变,裤子改为比较合体的宽松的中山装裤子直筒裤造型。营以下干部和战士,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肩膀处,内里都加了补强布。

        此次出关的关内部队,很多干部和战士还是第一次领到衬衫、袜子、绒衣,至于高腰防刺胶鞋也是第一次领到。至于相对合体的多的军装,很多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也是第一次领到。不过其中春秋两季的绒衣和高腰防刺胶鞋,抗联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配发。

        而且这些帆布胶鞋,与之前采取的棉帆布胶鞋相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说沒有采取美英等国使用的皮质作战靴,但是透气性要比原來有很大的改进。高腰增加了对脚踝的保护,鞋底在加厚的情况之下,防刺功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所有的原材料除了鞋底所需的部分橡胶之外,基本上都依靠根据地内自产。鞋面虽说采用的还是根据地内产品最大的棉帆布,但是想方设法在不影响对脚部保护,以及改变鞋子耐用性的情况之下增加了透气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