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方向的侧翼,有他的一个步兵联队。尽管这个方向与正在雁门关苦战的二十一师团,相对直线距离较近。与左翼的二十一师团在整体上的配合,会更加的有利。但井出铁藏中将,依旧不想在这个方向损耗太多。

        而且在这位三十二师团长看来,之前突破茹越口的经历告诉他,东北方向的晋绥部队虽说兵力多,但是无论装备还是战斗素质都无法与抗联相比。与铁核桃一样难咬又难砸的抗联相比,明显有些软柿子的嫌疑。

        西北方向虽说目前无明显的敌情,相对来说较为平静。但肯定会在纵深部署的抗联,虽说发起反击策应应县作战不足。但一旦真正遭遇,肯定又是一个铁核桃。所以再几经犹豫之后,井出铁藏最终还是选择了拿一个大队向东北方向进攻。

        打已经摆在明面上的对手,总比盲人摸象要好的多。至于西北方向的敌军有没有能力趁机反击应县周边的主力,对于这一点井出铁藏还是很有信心的。他认为现在晋北日军三大集群相互配合,当面的抗联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

        如果说单纯的防御,他们还有可能。但是在目前他们集中兵力在西面压缩二十一师团,还要在东面面对着晋东北帝国陆军的铁三角,自己西北方向就算有暗藏的敌军,恐怕兵力也不是很多。

        在应县战场上被俘的敌军士兵,不是也供述他们在应县城内就只有四个营的兵力。其余的兵力,还远在遥远的满洲,正在陆续向晋北运输。至于什么时候运到,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反正这些天作战,都是他们自己在孤军作战。期间并未得到任何的,哪怕是一个班的增援。

        尽管应县一战,被俘的抗联士兵不多,只有几个伤员。但这些俘虏的口供对于井出铁藏来说,甚至比自己搜索联队的侦察,还要值得信任。因为搜索联队的侦察,只能发展当面的敌情。但是对于对手的总体部署,肯定无法查看到全面。

        尽管其中没有一个抗联的军官,职务最高的不过是一个班长。但是越是这种俘虏的口供,井出铁藏中将越是重视。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几个普通士兵虽说所知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提供不了过多的情报,但其口供却往往是最可靠的。

        尤其是在听到居然抗联的一个师部和一个师长就在应县城内,井出铁藏更是放心的抽走了西北方向的兵力。一个师长在城内,城内的三十二师团部队都快打到他们指挥部的边上了,西北方向居然没有任何的动静。

        那就说明即便西北方向的敌军,兵力防守都只能勉强够用,根本没有实力进行增援和反击。否则一个师长被困在应县城内,周边的敌军还不疯了一样的救援在这种情况之下,井出铁藏认为西北方向的敌军,虽说目前为止只有两个营,其纵深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大量部队存在的迹象,但按照形势的变化来看肯定会有一定的部署。

        只是在目前的态势之下,这恐怕总兵力并不会太多,根本就不会对应县县城下的自己,形成任何的威胁。所以即便从目前看风平浪静,而且只要二十一师团还在坚持,这个风平浪静还会持续下去的左翼,抽调出一个步兵大队来,井出铁藏认为自己的左翼依旧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井出铁藏中将只派出一个步兵大队,配属了重机枪工兵迫击炮各一个中队,外加一个山炮中队向应县东北方向进攻,将指挥应县东北防务的晋绥六纵队的指挥员,差点没有把肺气炸。

        的确茹越口一战,刚刚编成的六纵队打的是有点丢人。几个最关键的要点,都没有能够守住。防线在短时间之内被日军冲垮,导致了日军快速突破,给全局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毕竟元气未伤,还有两个旅的兵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