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各个根据地的负担,也可以增加东北最急需的人力资源。老总今年的春旱,很有可能会是今年大旱的一个开始。我想我们应该提早做一个准备为好,以便应对这场巨大的天灾。”

        “另外,我想从东北抽调一批地瓜苗和马铃薯苗,调拨给各个根据地。地瓜和土豆长期吃,的确受不了。但那玩意耐旱不说,产量也很大。虽说营养价值不算高,但是热量高。可以在大旱之年,保证老百姓不被饿死。”

        “此外,我建议各个根据地来得及种植地瓜和土豆,马上就开始播种。如果来不及的,则立即开始种植萝卜、南瓜一类的生产速度快、产量大、耐旱的蔬菜,以及花生等一些农作物。采取瓜菜代的办法,解决一批粮食替代品。”

        “老总今年的旱灾,既然已经漏出了苗头,我们还是提前做好应对手段为好。及早准备,我们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轻。因为旱灾我们无法种植粮食,那么可以种植一些产量大、耐旱的薯类吗。”

        “我们也可以让地方政府组织百姓,抢修水利工程、打一些深井。部队抽出作战,但地方政权不是还在吗,还是依旧可以组织群众进行自救。就算大战正甜,我们也不能看着旱情蔓延而不管不顾。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对策,总归还是有解决办法的。”

        杨震的考虑,老总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能有这个考虑,让我很高兴。我看这个我们可以试着去做一下,这样你那边马上开始着手准备。而我这边立即起草给各大战略区的电报,让他们抓紧时间布置下去,争取在去年就已经受灾,今春滴雨未下的冀南和冀鲁豫先行试点一下。”

        “如果能成功,也算是为了今后做一些准备。如果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在想办法吗。你说的对,只要我们努力寻找对策,总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去应对灾情的。对于这场旱情,我们不能不管不问。”

        “不过杨震同志,这个问题暂时就谈到这里。现在我们还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作为军事指挥员,我想还是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作战上。这件事情,你可以督促一下东北局和地方政府去做嘛。中央给你配备了那么强的地方政府,你应该放手让他们施展。”

        “我们军人,首先要做好的还是打好仗。战争时期,战场上的胜负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打了胜仗,我们就什么都有。如果打了败仗,我们也就什么都不用考虑了。战局在变,敌情也在变,我们这些做高级指挥员的,头脑要时刻保持着冷静。”

        “现在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日军从东南亚战场抽调回来的两个师团,已经陆续在天津和塘沽登陆。本土抽调来的一个旅团,已经进抵北平。其从华中抽调的援军,已经抵达石门一线。部分的兵力,已经抵达平津地区。”

        “现在这些日军援军究竟准备投入到那个战场,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但你们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的艰巨。包括现在已经出现在山西战场的三十二师团,日军此次增援到冀晋战场上的完整建制师团就有三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