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一旦美国人减少这方面的援助,是在战争初期在通讯设施过于落后与严重不足方面,吃了大亏的苏联人根本就无法接受的。而恰恰抗联又有生产苏军急需的新式电台的能力,只要原材料得到保证,年初为补充关内部队,而经过扩建的无线电工业的产能足以满足苏军的需要。既然有这么一个前提,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呢?

        琢磨了一下之后,杨震抬起头来道:“老李,我记得你曾经和我说过,美国军事代表团在参观咱们部队的时候,曾经对我们装备的各种步谈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还曾经谈起要引进生产技术是不是?”

        “还有美国人对我们的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苏联人在战争爆发之后,也不止一次的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部分成品。我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几方面,做一些文章?”

        虽然不知道杨震怎么问起这件事情来了,但李延平却点了点头道:“不是要,而是已经从我们这里引进走了生产技术。所有步谈机的生产技术,他们已经全部购买,用以交换我们急需的一些设备和物资。这个事情,去年年底就已经商定了,年初便已经履行完毕了,你怎么会忘记了?”

        听到李延平的回答,杨震拍了拍脑袋道:“你要不说,这件事情我还真忘记了。这个协议还是我去皖南之前和皮尔逊那个家伙签订的。咱们用这个技术,引进了美国几种柴油发动机的技术。”

        总算想起来,并很快有了一定主意的杨震对李延平道:“老李,今天你不要去。等到三天之后,你去找那个皮尔逊告诉他们,我们距离苏联的直线距离要比美国进的多。美国虽然有庞大的商船队伍,但眼下还要急于运输援助苏联和英国重装备以及物资。”

        “如果每节省一吨的运力转运重装备,前边的苏联军队与英国军队,就可以多得到一辆坦克或是一架飞机。如果他们援苏的物资,有部分从我们这里出,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生产设备。还可以节省产能,用于武装同样可能需要这些装备的美国军队。”

        “你和他们商议一下,他们预定提供给苏联人的通讯装备,由我们负责提供。美国人只负责向我们提供一部分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原料,以及生产这些设备的所需要增加的设备,至于成品还是由我们负责生产。还有部分高射与反坦克武器,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是照此办理。”

        杨震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让李延平不由的一愣的同时。很快便明白他用意的李延平,抬起头看了看杨震道:“你说的是通过这个办法,来遏制苏联人?按照我们目前的产能,如果原料充足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我们的产能没有问题,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关键是美国人那里会答应吗?苏联方面会同意这个建议吗?毕竟对苏援助的是美国人,不是我们自己。苏联人还没有向我们求援。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力去帮助眼下的苏联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奇文学;http://www.7thaaf.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