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这一顿连削带打,让陈泊不由的老脸通红。看着自从自己调到东北工作以来,杨震少见的怒气,陈泊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做的的确很不到位。作为军区司令部的佳木斯,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按道理来说,这里的警戒是最严密的。

        却没有想到偏偏最放心的地方,却是出现了最严重的问题。这些事情杨震即便不说,作为根据地从事反间谍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的社会部长,他也知道后果相当的严重。眼下的情况,只能说明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

        想了想,陈泊道:“一号,根据破获佳木斯日军间谍网所获得的线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眉目。重装备调动的情报,不是从军区泄漏出去的,也不是从装甲兵司令部和炮兵司令部泄漏出去的。我们认为应该是从军区后勤部铁路运输处泄漏出去的。”

        “重装备的调动和运输,大部分都是通过铁路输送。而从查获的资料上看,泄漏出去只是的部分重炮以及坦克部队输送路线,以及装车和卸车的地点。并没有涉及到这些部队的具体部署位置,以及战略展开的方向。所以我认为这些情报并不是从装甲兵以及炮兵司令部泄漏出去的,问题应该出在铁路运输处上。”、

        “甚至很可能都不是铁路运输处的那些战勤参谋,而是日军安插在铁路系统内的间谍所谓。一号,我们铁路系统因为工作的技术密集性,除了少量我们培养的少数技术人员之外,基本上都是留用的伪满人员。这里面的人员成分很复杂,隐藏有日军间谍的可能性极大。”

        “我想我们此次排查应该以铁路运输处,以及线索上涉及的这几个车站的铁路工人之中进行排查。铁路系统内,能接触到这些装备、物资以及运输计划的人并不多,范围还是相当狭小的。”

        “因为我们的重装备装车以及卸载,选择的都是一些偏僻小站,甚至是一些铁路备用道岔。而且几乎所有的装备在输送的时候,都进行过伪装。没有一定的军事常识,几乎不可能会看出这些装备是什么来。这样一来,所涉及的人群就相当的有限。所以排查起来,并不是很吃力。”

        “至于佳木斯日军情报网的交通线,我们现在还在查。一号,从前沿敌我两军对峙的地方到佳木斯上百公里。供应一部大功率电台使用的汽油虽然数量不需要太多,但是近一年的时间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这个日军新建立起来的情报网这么长时间居然没有被发现,除了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日军情报部门居然能有如此忍耐力,这么长时间没有启用这张情报网。甚至在去年会战一败涂地的时候,也没有动用这张新组建的情报网。”

        “如果不是这次我们的监听电台,发现这个从未出现的陌生信号,而进行了监听和锁定,最终发现这个情报网。恐怕到现在我们也还没有察觉到日军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居然又重新建立起一张情报网的原因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隐藏的更深的人在暗中操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