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撤退的时间最终确定后,自来皖南后一直对那位第三战区联络官进行了严格保密,始终对其避而不见不说,压根就没有让他知道自己来皖南的杨震终于出面,亲自与那位联络官会面。

        当见到杨震抵达皖南之前,应中央要求被军长以请拨移防经费为名支回三战区司令部。等返回时候,杨震又有意避而不见,并将自己的行踪对其进行了严格保密。使得这位压根就不知道原来主持工作的副军长已经被调走,新任政委已经上任的联络官时,杨震也没有含糊,直接开门见山的自报名号。

        听到眼前的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居然是新四军新任政委的时候,这位联络官的脸色端是变化多端。他压根没有想到,自己回到三战区司令部不过几天的时间,这边已经风云变幻。

        看着这位联络官眼中的迷茫,杨震知道自己在关内部队中的名气远不如一些老资格的将领可以相比。自己的名字,这个远离大后方的家伙还真不见得听说过。这样一来,反倒是好事。摸不清自己工作风格,也许反倒是会给自己提供一些方便条件。

        只是让杨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伙才渡过了初期的迷茫后,却没有多大一会便浑身大汗淋淋。看着杨震表情即有些尴尬,又有些好奇的道:“杨长官这上任,鄙人一直不知道,事后也没有打听一下前去拜访,实在有些失礼,还请长官多多的保函。”

        “不过恕我眼拙的冒昧问一下,杨长官是不是去年在东北一举打垮了日军数个师团的,贵军那位抗联的长官据我说知,好像贵军各部的诸位高级长官之中,只有一位来自东北的叫做杨震的长官哦,就是去年在重庆引起轰动的那位长官。”

        对于这个上校的恭维,杨震根本没有在意的道:“我从那里来的,这不需要你了解,更不需要知道。至于我是什么人,你今后会了解的,也会知道的。”

        “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告诉你,既然三战区坚决反对我们走东线,那么我们决定改变路线。向南走茂林,到溧阳一线渡江。而且为了表示坚决服从三战区以及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决定三十号,也就是你们规定最后期限的前一天便出发。”

        杨震的话,让那个上校一愣:“走南线三十日也就是后天,你们就要出发这有些太匆忙了。战区长官部,根本就没有办法那么快的答复。长官,虽然战区长官部给你们的最后北撤期限是后天,但是你们重新选择的路线,还需要战区长官批准。而两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来的及。”

        对于这位上校的反对,杨震道:“我不是来征求你的意见的,是来告诉你我们决定的。东线你们不同意,你们逼我们北东线。但北线的实际情况,想必作为整个负责苏皖浙作战的第三战区比我们还清楚。”

        “拜你们所赐,我们只能选择走南线。你现在就可以马上告诉你们的长官部,就说我们服从命令,将会在三十六小时之内无法。我们既然已经决定执行命令,也希望战区长官部帮助我们协调路线上的友军部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