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电磁隐形就是不可侦测,连可见光和视外线也包含在内,因为可见光或者红、紫外线也是电磁效应。

        也就是说,得让水蓝的任何电磁信号不向外发散,而外部的电磁信号也不会被水蓝反射,只有做到这一点,水蓝才能做到真正的大隐隐于宇宙。

        是不是夸张了?没有。

        利用北斗系统布控,青龙空间站上的暗能量转换器供能,再将星链升级成暗能量浪涌发生器,在电离层之外的近地轨道再做一个暗能量防护罩,这个隐身围墙就建了起来。

        当水蓝上的电磁信号透过电离层向外发散时,整个星链就会将电磁作用转换为暗能量浪涌的触发能量,向水蓝球外的暗能量区充能。

        而外部的能量作用,比如火红的光线、射线传导到这个外层防护罩时,要么穿透惰性的暗能量区,要么被星链捕捉再一次实现防护罩的增强作用,不会有任何的反射存在。

        可以说只要火红不熄灭,水蓝上的防护罩就不会消失。

        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电磁能量都无法逃逸,也就不能被外界所捕捉,水蓝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圈,实现内循环。

        也就是暗能量的开发技术不成熟,不然往后水蓝就再也无虞能量供应,哪怕是没了火红都行。

        在进行这项规划时,里贝克还大呼:“老师,这不是暗能量版的戴森球吗?”

        梅哲仁当场就给了里贝克一个脑蹦:“败家玩意,有那个资源去给恒星加上罩,还不如想一想如何平衡一个星系的能量场,不仅要摄取恒星能量,也要考虑暗能量对空间的影响。”

        黄哲宇若有所悟:“能量的汲取一定会带来位势差,暗能量浪涌就是这么来的,也许前人对暗能量的应用并没有足够的把握,所以在构建统一场时将这一块空了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