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返1993 >
        而思科原本就是世界级的顶尖生产商,又源自于美国最好的大学。蔡元培在那公司里从事科研工作这么长时间,一举一动都有着对方的印记。

        在那里往往是创意和技术没有办法将设备的性能完全体现出来,不像国内却是设备限制了种种天才想法,逼迫这些想法陷入可怕的死循环当中。

        好的想法无法被实现,只能无奈的降低标准。可是这样一来又无法胜过国外那些已经成熟的产品,那在市场竞争中就屈居下风,然后更就没有资金去提升各种硬件设施。

        当然马晓旭没有不自量力地想在第一个产品就去挑战市场上的天花板,他对这个产品的要求其实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软件编程将性能压榨到极至。

        而对标的竞争对手也很简单,技术相等就价格要比对方低,价格相等的就一定要在技术上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撕开一个口子,让产品得于在竞争中不会落于下风。

        蔡元培的理念并不能说是错误的,只是有些不切实际同时也偏离了这个产品一开始就设定好的道路。

        理清了思路后马晓旭缓缓开口道:“蔡博士你的想法是美好的,可是却像空中楼阁一般。我们现在还在地上一砖一瓦地往上盖,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又如何实现万丈高楼。”

        “可能你确实还难以适应国内相对落后的工业生产能力,但这些不也是需要大家一点一滴去积累。国外在这些方面已经沉浸了数十年,而我们才刚刚准备迎头赶上。”

        蔡元培依然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可是那样的产品才能算得上精品,投入市场绝对可以将同类产品打倒,并且还可以将整个行业标准进行提升,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延长。”

        “如果按老关和小庄的思路,我们的产品就只能算是半成品。也许只需要十八个月就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了,同时也达不到一鸣惊人将公司名号打响的意图。”

        马晓旭明白他的意思,但却不能支持。开口道:“首先我们这件产品是属于民用范围,而按你的思路需要多少造价有没有计算过,而市场上是不是真得需要这样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