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都市小说 > 兴汉使命 >
        刘正叹道:“世人最刻骨铭心的事情,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就拿元姬女帝的事情来说,我只替她做了一顿饭,她当然会记忆犹新,这一感动就是一辈子。反观你,你为她做的一切,她都习以为常了。那么问题来了,当你无法按照她的意志让出位置,这就给她造成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这样一来,她不会记得你的好处,而是把你唯一的错漏牢记于心。你身自己可以想象一下,在王元姬的心中,我留给她的印象,就是那顿感动一生的饭;而你留给她的东西,却只有恋栈权位的不识抬举。同样是记忆,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一生做了一辈子的坏子,仅在最后关头做了一件好事,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是那些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偶尔的行差踏错,结果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徐庶问道:“为什么世人总是苛责好人?”

        刘正回答说:“世人最大的特性,就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任何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都可以找到无数名正言顺的理由进行开脱;若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那就不可饶恕了。”

        刘正的话,徐庶也能感同身受。

        从王元姬的角度来说,不管徐庶的能力有多强,也不管他有多么的忠诚。只要他挡了别人升官发财的道路,那就不可饶恕。

        王元姬处置徐庶的手段,刘正觉得很正常。毕竟帝国处置权臣,从来都不会考虑权臣究竟有没有造反的心思,而是以目标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基准点。

        说白了就是一个不具备造反能力的人,哪怕是口花花再厉害,上位者也会一笑而过,还可以落得个广开言路的贤名。对于拥有造反能力的权臣,哪怕是流言蜚语,上位者也会当真,甚至是安排针对力量进行牵制警戒,一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造成内讧。

        徐庶问道:“为什么上位者总会猜忌得力干将呢?”

        王元姬笑道:“这个问题我倒是可以回答你。权臣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以权臣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因而当该利益集团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挤压其他利益集团的生存空间,甚至是皇室的生存空间。权臣利益集团从上到下把控着势力的命脉,是最辛苦的实干家,那么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无可厚非了。可是作为一方势力,倘若长时间原地踏步,也就意味着权臣利益集团的收益固化。可是权臣利益集团对利益的追求并不会止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考虑功名但在马上取,这是合情合理的分蛋糕。可是这种决定势力命运的战争,总是屈指可数的存在。以战争为导向的利益分配,也只有一次机会。那么在漫长的和平年代,利益重组的重心将不在皇室手中,而是由权臣利益集团为主导的和平分配模式。”

        由于战争的远离,皇室的领导核心地位,会被权臣利益集团无限的压制。

        徐庶辩解说:“我所制定的政策,都符合瑯琊王氏的长远利益,我可是一点私心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