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学 > 都市小说 > 兴汉使命 >
        到了巡讲金陵书院的日子,郑书手握浩然卷,身披儒冠袍,一步一步的走上了三尺高台。

        高台之下,十万学子云集,静寂无声。

        金陵书院负责主持演讲的郑诗说道:“七星学子巡讲,秉持教育精神。古圣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我辈也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学而有成的师兄弟,必抱以虔诚之心请教学习。今有七星学子之天权郑书,于金陵书院三尺高台传承治学精神。愿各位学子皆有所得,亦不负青春之志气。郑书学子,请!”

        “多谢主持人。”郑书说道。

        郑书致谢主持人郑诗之后,又向台下众学子道谢。礼毕之后,才开口说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吾辈读书人,当知晓胸怀浩然正气守护天地,行尊礼义廉耻宣传教化。穷则独善其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达则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书的语调很平缓,却每一个字都重逾千钧,开场引之后,他接着讲道:“天下人由于阅历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认知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的眼界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千方百计的提升层次和眼界,从而认识到更加深层次的世界。”

        郑书停顿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说起层次这个问题,就以金钱的多寡为引子。普通人家的小孩子,拥有10汉铢都是一笔巨款;当孩子加冠之后,也会觉得每天挣得10汉铢就会幸福;当孩子步入而立之年,养家糊口需要1000汉铢,那就必须要匹配相应的赚钱能力。在这个时候,挣10汉铢的结果就会让人产生绝望的情绪。人的认知与能力和层次匹配,才能撑得起生活的野心。”

        郑书讲到这里,略微停留了一下,算是给金陵书院的学子们一个思考的缓冲。待到众学子若有所悟之后,才继续说道:“人们对洪荒大陆的认知,其实就是匹配自身需求的利益本位主义。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容易。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会产生一种戾气,觉得能力弱并不是错,错的是别人为什么会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是以牟利之人为了取悦大众,直接在良药外面加上一层糖衣。对于那些听不见真话,也听不得真话的人,那就用似是而非的谎言虚构出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至于轻信的人结果会怎么样,那就没有人理会了。世人会同情遇到急难的人,也愿意帮扶一把。可是不会有陌生人愿意为其他人的一生负责,大起大落的味道,架在火上烤完之后,人家满足了善行,当然就会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至于被帮扶者的未来和出路,可就没有人理会了。毕竟烂泥扶不上墙嘛,即便是有人沾上了,也会想方设法的甩掉。”

        郑书讲到这里,忍不住的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个故事,于是就用春秋笔法转化说道:“当年有一个书生遇到山贼打劫,在关键时刻一名侠客出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客杀死数人,便驱散了山贼,救了书生一命。侠客收获了行侠仗义的快感之后就扬长而去了,书生依旧独自前行。第二天,山贼的同伙循踪杀到,书生在劫难逃。书生在弥留之际,似乎想要责怪侠客的多管闲事。可是侠客行侠仗义乃是本分,他也不应该为书生的死负责呀。”

        郑书讲完书生和侠客的故事之后,接着总结说:“世间各种因果纠缠,才形成了势力与阵营。一个人眼中的正义与善良,到了另外的人的眼中就变成邪恶了。书生实力不足,却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侠客行侠仗义的因果。悲剧的发生也就没有办法避免了。”

        说到这里,郑书痛心疾首的提醒众学子说:“生而为人,谁也没有办法确定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沾上某些了不得的大因果。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样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咱们努力的学习,不断的提升层次,就是为了有足够的能力承接更大的因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