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冯唐的父亲是兵部侍郎,可也是勋贵一派的,对清流家的事情也不很清楚。两人都很不明白,为什么有捷径能走,偏偏张家的长辈却非让自家孩子去科举中打熬去。

        徒述斐摇头:“冯唐,令尊是兵部侍郎对吧!”

        “对啊!”冯唐通过这半天的相处,也知道徒述斐是个不耐烦繁文缛节了,说话也放开了许多。

        “你说,要是父皇如今让你直接接管京大营,你能做好吗?”

        冯唐摇头,可还是没明白这和张家人从头科举有什么关系。

        “这么说吧,你冯唐要想接管京大营,起码要有能力对吧!”徒述斐换了一种说法。看到冯唐点头之后,继续说道,“那怎样证明你有能力呢?是要武艺高强、兵法娴熟之类的,这是必须的条件。否则的话,没人会服你。可你怎么表现出来自己的能力呢?京中无战事,你无用武之地。京大营的兵士们自然看不到你的能耐,也不会服你,搞不好会炸营或者哗变。可要是你之前就已经在打了不少胜仗了呢?”

        “殿下你的意思是说,张玉庭要是不科举,进了官场就没人服?不能吧!”贾赦一语中的,然后就是另一轮的费解和诧异。

        “科举这东西可不简单。”徒述斐仔细回忆了一下,“童子试每年一次,秀才要隔年,举人进士三年才一次,除非大吉利加开恩科,就只能干等着。每次参加科举的,国二十多道足有十几万人,最后加在一起也才录取四百余人。能走到最后都是这个,”徒述斐竖起了大拇指,“万里挑一的人才,各个才华出众。张大哥想有所建树,必然要让他的同僚服气!科举就是张大哥的战场和军功。”

        冯唐和贾赦算了一下十几万人和四百人的比例,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同意徒述斐的说法。

        “读书人都不是好惹的啊!”贾赦嘟囔了一句,“难怪当初……”

        “什么?”徒述斐没听清楚贾赦后边的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