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买了个经验教训,不同的地,有各自适合种的作物。不是说良田就一定能种出高产,劣地就一定种不活庄稼……好在没多久就过年了,挨过冬,明年开春我借你们粮种,一起种红薯、土豆吧!”

        她已经教不少村民用红薯、土豆磨粉做红薯粉、土豆粉了。

        吃法花样多,到时候再拉些去集市卖,卖了换米面,餐桌不一样丰富多彩?

        村民听她这么说,抹抹眼泪,只好如此了。

        从这件事上,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听村长的准没错!

        得知家里近段时间要收粮,二郎跟夫子告了个假,搭老伯的马车回来了。

        老车夫自从替徐茵拉了几次茶树苗,又帮她给二郎捎了几次东西,已然成了希望村的常客。时不时拉一趟货来这儿卖,能赚不少钱。

        村里人也都欢迎他,不必再起大早走半天去隔壁镇赶集了。而且老车夫时而跑县城,拉来的杂货比镇上丰富得多。

        徐茵喜闻乐见这个双赢的局面。

        她甚至思忖,等需求再大一些,就在山脚盖间小瓦房,开个杂货店。问车夫进货,摆在店里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