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们激动地快哭了。

        “王妃,来年您还收秣食豆吗?”

        “收!”徐茵的回答十分肯定,“和甘蔗一样,有多少收多少。”

        他们定了心,决定回去就和族长说,除了那些上等水田仍然种水稻,且是跟王妃换的高产水稻,次等田全部套种粟米和秣食豆。

        他们村,次等田是上等水田的好几倍。

        以前总是怨天老爷不给他们活路,种稻子收成低,种粟米又嫌浪费地,如今才明白:不是天老爷不给他们活路,是他们自己没找准方向。

        徐茵还关心了一把甘蔗的生长情况,木工坊快把榨汁机完成了,就等甘蔗成批运过来产糖。

        制糖工坊已经选好址在建了,就在府城南郊。

        财大气粗的王爷,把工坊四周的田地都给买了下来,专门用来种甘蔗。制糖坊和甘蔗基地规划在一处,省的运输麻烦。

        买好地没几天,燕恪瑾收到了前往越境外洲采买果树苗的侍卫借飞鸽传来的信,说是在钦县东部一个县城,发现了王妃一开始说的黑紫皮甘蔗,当地人种了当水果卖。

        徐茵得知这个消息,催着燕恪瑾给侍卫回信,让他把那里的紫皮甘蔗全买下来,然后统计一下数量,多的话就别找马车往府城运了,这成本太高,还不如在当地直接建个制糖工坊。黑紫皮甘蔗熬土方红糖再好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