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妤日记的内容,大致可以推断出十月十三日晚上的前因后果。心怀不轨的中年男人借口送别会将她灌醉,遣走其他人以后就施行犯罪。

        就在这个时候,“周雨”的人格意识替代周妤醒了过来。

        也即是说,从头到尾,周妤都不清楚自己在当晚经历了什么样的危机,也就不存在精神创伤的可能。那一夜绝不是周雨诞生的真正成因。

        另一条线索则是,周妤在十月十二日所提起的“经常忘记事情”。从描述而言像是被其他人格顶掉了。但周雨对此并没有相关的记忆,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这具身体存在第三人格的证据。

        也许,这些记忆空白的时间段,正是周妤创造出第二人格的真实原因。

        支持这猜想的另一个证据,是在十月九日与十月十二日,这两篇日记的中间,留下了一点点轻微的撕页痕迹。周妤本人似乎未发现,但却没瞒过将日记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的另一个人格。

        按理说,这消失的一页上,记载的内容应该是十月十日到十月十一间发生的事情。但眼下留着的,仅仅就是一点点被撕坏的纸页。

        想知道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询问周妤本人也没有用。因为十月十二日以后的日记已经完全回复了常态,甚至连容易忘记事情的描述都不怎么出现了。

        尽管那页纸上的具体内容已经无法知道,但在十一月中旬时,日记里隐藏的线索还是被发现了。

        当周妤落笔写下那被撕去的一页时,一定是处在极端的情绪里。所以,她的部分笔迹透过纸张,深深印在了相邻的页数上。

        用手指反复触摸后,可以拼凑出那些狂乱的、像是借此发泄般的文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