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

        “高先生写得……剧本?”

        “嗯!?”

        ……

        在京城的一家私人茶室,由刘启荣王向川邀请的专家教授齐聚,如今这些属于历史文化,古代文学,还有戏剧艺术专业的教授坐在案头,翻阅着面前的那一叠纸页,脸上或露出沉思,或是欣喜,或者见到什么惊异的内容,又觉振奋。

        刘启荣看着眼前的众人,道,“大家觉得怎么样?三天前提交给了各位,今天开个碰头会,大家可以做一下评估。”

        那位研究古代文学的大家道,“目前世面上对西游故事的版本杂而众多,不一相同,这里面一般以汪、黄二人的《新镌出像古本西游证道书》为主,只是这书中多于阐述儒释道三教同源的理念,而其他版本,又偏晦暗,诸如《世说本》,可以说是封建迷信教材,其中记录诸多丹道修炼法门,还真有依样炼丹把自己给吃死了的。

        《杨本》则玄奇驳杂,收录了很多地理游记,怪诞志异,但也无法为西游故事界定标记,目前整个西游体系还是以各代民间传说汇总为主,然而这个故事,到让我看到了撰作者对西游故事融会贯通的解读,甚至建立出了完整的脉络体系。

        虽说只是文学剧本的方式,但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深厚功力,没有几十年研究西游各本,汇总各个典故,绝对形成不了这样的故事!”

        那名青大历史文化系教授点头,“西游史观中,确实体系混乱,当然这也和各地的人解读西游故事的风土人情不同,就好比玉皇大帝,在各版本西游故事里,都有不同的形象,和孙悟空对立时的情节也大多不同。

        有的是让天兵下界拿妖,有的又是哄骗上界诱之以利抓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